董永德

作品数:20被引量:10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北省电力公司更多>>
发文主题:距离保护继电保护数字化变电站补偿电压电力系统更多>>
发文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华中电力》《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ADPSS的湖北电网数字仿真系统被引量:5
《湖北电力》2011年第4期42-44,70,共4页张侃君 夏勇军 胡刚 董永德 陈磊 王晓蔚 
对基于ADPSS的湖北电网数字仿真系统进行了介绍,以500 kV朝阳变电站故障再现仿真为例进行分析,仿真计算结果与故障录波结果基本相同,其误差满足工程需要,即仿真结果具备较好的有效性。
关键词:ADPSS 湖北电网 数字仿真系统 故障再现 
500kV输电线路并联高抗若干问题的仿真研究被引量:1
《湖北电力》2011年第3期42-44,共3页张侃君 董永德 陈磊 
基于ADPSS,对500kV输电线路并联高抗的两个问题进行了仿真研究。即在进行线路投切以及线路上发生短路故障时,线路两端并接高抗对线路电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500kV线路两段并接高抗后,当线路运行工况发生变化时,由于高抗与线路分布电...
关键词:ADPSS 500KV线路 高抗 仿真 
一种新型同杆并架双回输电线路物理模型构建方法被引量:5
《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第4期65-69,91,共6页刘毅 张哲 夏勇军 尹项根 胡刚 董永德 
分析了现有同杆并架双回线路动态物理模型的建模原理,指出了各自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一种新的同杆并架双回输电线路物理模型的建模方法。该方法可准确计及同杆并架双回输电线路各线间互感的差异,更精确地反映同杆并架双回线路故...
关键词:同杆并架双回线 动态物理模型 建模方法 
一种微机型过励磁保护的研究被引量:4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年第1期61-65,共5页张侃君 尹项根 胡刚 夏勇军 董永德 
对现有几种微机型反时限过励磁保护的动作特性曲线和算法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分段原理动作特性曲线可以与设备过励磁曲线较好地配合,基于反时限保护动作状态与动作量基本关系的算法能够较好地反映设备过励磁的动态过程。并且介绍了由...
关键词:过励磁保护 保护性能 保护方案 
低频电压注入式励磁回路接地保护应用问题的研究被引量:1
《湖北电力》2009年第3期40-43,共4页张侃君 胡刚 董永德 夏勇军 
文章对国内目前已经投入运行的三种低频电压注入式励磁回路接地保护进行介绍。并对保护的原理、计算方法、计算误差、硬件电路以及保护的一些应用问题进行了分析。此外,根据保护在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中的运行情况,对三种保护的优缺点进...
关键词:发电机 励磁回路接地保护 低频电压注入式 接地电阻 
同杆双回线路继电保护原理及工程应用被引量:19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9年第3期98-103,共6页夏勇军 尹项根 胡刚 张哲 董永德 
介绍了同杆双回线路继电保护技术的特点,同杆双回线路保护原理、研究和应用进展,以及实际投运同杆双回线路的保护配置情况。对同杆双回线路继电保护技术的研究及工程应用作了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同杆双回线路 继电保护 原理及应用 
220kV随姚线导线断线故障过程及原因分析被引量:4
《湖北电力》2008年第1期4-5,共2页汪涛 胡刚 谭章英 高亮 王涛 董永德 艾福州 
针对导线断股达到一定数量后,提出钢芯线通过电流发热温度计算方法,以及钢芯线上产生的温度是否超过钢材料弹性变形限值的判据。根据故障录波图电流参数分析计算,判断导线损伤截面超过原截面一定数量后,会造成三相电流不平衡,产生零序电...
关键词:导线 断股 钢芯线 
数字化电网及其关键技术框架被引量:7
《湖北电力》2007年第6期1-4,共4页夏勇军 苏昊 胡刚 董永德 
介绍了数字化电网的涵义、技术优势,以及数字化电网的基本结构形式。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阐述了现阶段开展数字化电网建设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我国数字化电网的建设规划。
关键词:数字化电网 涵义及特点 结构形式 关键技术 
IEC 61850及其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被引量:3
《湖北电力》2007年第5期1-3,共3页苏昊 夏勇军 胡刚 董永德 
阐述了IEC 61850规约体系产生的背景和主要内容,特点及技术优势,介绍了IEC 61850标准在国内外的工程应用情况,指出IEC 61850在互操作性和信息维护等方面的优势,必将成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重要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IEC 61850 数字化变电站 自动化系统 
电子式互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进展被引量:10
《湖北电力》2007年第4期1-4,共4页夏勇军 苏昊 胡刚 董永德 
阐述了电子式互感器的概念、构成原理,及其与传统电磁式互感器相比的主要技术优势;介绍了国内外电子式电流、电压互感器的研究及工程应用情况;指出电子式互感器将成为未来电力系统信号测量和互感器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电子式互感器 构成原理 工程应用情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