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田春

作品数:18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榆林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生产力自然生态生态为本文化产业经济建设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矿业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榆林学院学报》《能源基地建设》《中国农村经济》更多>>
所获基金:榆林市科技计划项目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建设榆林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调查与思考
《榆林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11-15,共5页董田春 
通过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概念及重要性的论述,认为榆林创建文化创意产业园不仅可能也很必要,且十分紧迫,同时提出建设园区的八项措施和设想。
关键词:文化产业 创意产业 榆林文化创意产业园 
民营经济是榆林跨越发展的战略重点
《榆林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7-10,共4页慕锡凡 董田春 王玲 高谋洲 
榆林市科技局2006年重大科技计划项目
榆林作为陕西省新的经济增长极,作为重要的资源富集区,如何深刻地再认识区情,如何理解跨越发展,如何认识民营经济在跨越式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重大课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如上问题的探讨,引发更多人的思考或讨论,从而进一...
关键词:榆林 民营经济 跨越发展 战略重点 
生态为本与有阈限的人类中心主义被引量:1
《榆林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5-7,共3页董田春 
在处理人与神、人与物质财富的关系上提出以人为本是完全正确的。但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上必须坚持生态为本,因为自然生态是人类存在之本、发源之源。人只能是有阈限的中心、生物中心、功能意义上的领袖和中心。生态为本和人类中心是...
关键词:自然生态 生态为本 阈限 人类中心主义 
从“瞄准十环”到“命准十环”——评《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135-136,共2页董田春 
十年前,笔者曾发表过一篇《努力瞄准中国经济研究的"十环"》的书评,认为白永秀教授的代表作《中国现代市场经济研究》瞄准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独特的运行规律这个靶心,为改革开放的时代交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关键词:中国市场经济 理论与实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研究 现代市场 改革开放 代表作 行规 
试论陕西能源矿产资源富集区的城镇化策略被引量:2
《煤炭经济研究》2008年第1期30-32,共3页高谋洲 董田春 王玲 
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陕西能源矿产资源富集区城镇化研究(编号:2007KR19);榆林市科技计划项目:榆林城乡协调发展研究(批准文号:榆政科发〔2006〕100号)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陕西能源矿产资源富集区的经济社会特征与其他贫困地区相比并无很大差别,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步伐的加快,该区域经济增长势头异常强劲,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反差日趋明显。如何在大力发展...
关键词:能源矿产 资源富集 城镇化 陕西 20世纪90年代以来 20世纪80年代 矿产资源开发 城乡协调发展 
陕西能矿资源富集区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北方经济(学术版)》2007年第11期60-61,共2页董田春 高谋洲 王玲 
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陕西能源矿产资源富集区城镇化研究(编号:2007KR19);; 榆林市科技计划项目:榆林城乡协调发展研究(批准文号:榆政科发[2006]100号)
陕西能矿资源富集区首推长城沿线的榆林北六县(区)。这里有工业实力强、土地资源丰富等优势,也有生态较脆弱、贫富悬殊等劣势。必须树立城镇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做好规划、保护生态、发展循环经济,统筹城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关键词:陕西 能矿资源富集区 城市经济 可持续发展 
自然生态是生产力之母被引量:3
《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3期5-7,共3页董田春 
提出“自然生态是生产力之母”的依据:(1)生产力的所有实体性要素都来源于自然生态环境;(2)生产力的发展(包括速度、规模、结构、布局)都要受自然生态环境的强力支撑和根本制约;(3)大量反面事例证实,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要在...
关键词:自然生态 生产力 生态为本 绿色生产力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推进榆林经济的协调发展
《榆林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31-34,共4页董田春 姜莉莉 
榆林已是陕西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撑点,但还存在县域经济发展、城乡发展、产业发展、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经济和生态发展的不协调。解决对策为:对口帮扶、异地开发、形成新的专业化分工;用城市化思路解决城乡差别;重视人力资源开发;...
关键词:县域经济 城乡发展 产业协调 经济社会文化协调 经济生态协调 
陕西工业化水平分析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对策被引量:2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63-66,77,共5页董田春 
目前,陕西省各市工业化发展水平是不同的,表现为全省从总体上刚刚进入工业化中期,西安市已进入了成熟期,咸阳、宝鸡、延安、铜川已进入中期,渭南、汉中、榆林处于初期,安康、商洛还处在农业经济阶段。因此,陕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应有新...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 高新技术产业 传统产业 
谈建设有时代气息、地域特色的榆林文化被引量:1
《榆林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29-31,40,共4页董田春 
同如火如荼的自然资源开发相比,榆林的人力资源开发、文化产业开发明显滞后。开发人力资本、建设有时代气息和地域特色的榆林文化已是榆林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榆林经济发展的需要。从教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旅游等方面提出些发...
关键词:科学技术 文化艺术 榆林市 陕西 人力资源开发 文化产业 知识经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