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媛

作品数:43被引量:837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海温异常MJO夏季降水海温分布型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地球物理学报》《气象科学》《气象科技进展》《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20/2021年冬季三次全国型强冷空气过程及其低频特征被引量:2
《大气科学》2023年第5期1557-1575,共19页袁媛 申乐琳 晏红明 洪洁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1902209、41776039。
2020/2021年冬季,东亚地区的强冷空气过程多次爆发,持续强降温及伴随的大风、雨雪天气给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利用日尺度大气环流格点数据和地面气温站点资料,从次季节变化角度揭示了西伯利亚高压的低频振荡特征及对三次全国型...
关键词:西伯利亚高压 准双周 30~60 d 低频振荡 全国型强冷空气 低温事件 
2021/2022年东亚大陆冬季前暖后冷的环流差异及其成因被引量:2
《地球物理学报》2023年第10期4026-4044,共19页晏红明 李刚 袁媛 姚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云南联合重点基金(U1902209);云南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202201AS070069)资助。
2021/2022年冬季东亚大陆地区整体以偏冷为主,气温季节内变化显著,前冬(2021年12月1日—2022年1月26日)气温偏高,后冬(2022年1月28日—2月24日)气温偏低;气温变化的空间差异较大,呈现出显著的北暖南冷特征,尤其在冷时段,南部地区气温偏...
关键词:东亚大陆 冬季气温季节内转折 关键大气环流系统 海温异常强迫 
2022年汛期气候预测效果评述及先兆信号分析被引量:5
《气象》2023年第3期365-378,共14页章大全 袁媛 韩荣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5091、42175047、41605078、4177603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云南省人民政府联合基金项目(U1902209);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项目(0704181)共同资助。
2022年汛期,国家气候中心准确预测了“全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降水空间差异显著,主要多雨区在我国北方”的总趋势,较好、较早把握了汛期主雨带位置和全国旱涝分布。对东亚夏季风和雨季季节进程“南海夏季风5...
关键词:气候预测 先兆信号 东亚夏季风 雨带 连续La Nina事件 
2022年夏季我国气候异常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27
《气象》2023年第1期110-121,共12页章大全 袁媛 韩荣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云南省人民政府联合基金项目(U19022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30964、41975091、42175047、41605078);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项目(0704181)共同资助。
2022年夏季我国气候异常特征突出,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降水空间差异显著。利用观测资料和再分析数据,基于合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总结和探讨东亚夏季风和我国气候异常特征及可能成因。结果表明:2022年东亚夏季风季节进程总体提前...
关键词:夏季降水 东亚夏季风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拉尼娜 菲律宾异常反气旋 
南京地区一次强降水超级单体过程的双偏振雷达观测分析被引量:4
《气象科学》2022年第6期825-834,共10页袁媛 孙康远 陈刚 董金芳 夏斌 
北级阁开放研究基金资助项目(BJG201905);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171094)。
基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C波段双偏振雷达观测数据,结合探空和地面实况资料,对2016年7月7日发生在南京地区的一次强降水超级单体过程进行双偏振雷达变量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当后向传播和多单体合并造成02—03时出现129.2 mm·h^(-1)极...
关键词:双偏振雷达 超级单体 强降水 微物理特征 
气候变暖背景下气候平均值更替对中国气候业务的影响被引量:14
《气象》2022年第3期284-298,共15页晏红明 袁媛 王永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902209、41775073、42030603);西南区域重点项目(2014-4);中国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CXFZ2021Z033)共同资助。
气候平均值的改变意味着气候平均态(以下简称气候态)的改变,由于不同气候态之间的差异,当气候态更替时,相应会改变各种气象要素、环流系统等变化特征的判识结果。不同气候态之间的差异越大,对判识结果的影响就会更加明显,这种影响即是...
关键词:气候平均值 气象要素 不同时段气候态 气候态更替 
年代际尺度的拉尼娜事件对中国西南地区冬季气温的影响被引量:8
《地球物理学报》2022年第1期169-185,共17页袁媛 申乐琳 晏红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云南省人民政府联合基金(U1902209);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8YFC15056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6039)共同资助.
本文利用多种资料并基于统计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1970—2019年期间的拉尼娜事件与我国西南地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冬季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拉尼娜事件对西南地区冬季气温的影响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1970—1996年期间的拉尼娜年冬...
关键词:冬季气温 西南地区 拉尼娜 青藏高原高度场 年代际变化 
2020/2021年冬季中国气候冷暖转折成因分析被引量:27
《气象》2021年第7期880-892,共13页韩荣青 石柳 袁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云南省政府联合基金(U1902209);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5603、2018YFC1506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6039);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AC03B04)共同资助。
2020/2021年冬季,我国气候"前冬冷干、后冬暖湿"特征明显,冷、暖两个阶段气温振幅极大,多地观测气温分别打破了建站以来的最低、最高纪录。前冬(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月10日),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低、降水偏少,而后冬(2021年1月13日至2...
关键词:东亚冬季风 冷暖转折 乌拉尔山阻塞高压 La Nina事件 北极海冰 北大西洋暖流 
2019年长江中下游伏秋连旱演变特征被引量:18
《气象》2020年第12期1641-1650,共10页李俊 袁媛 王遵娅 赵伟 元慧慧 郁红弟 
国家基金委-云南省政府联合基金(U19022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6039)共同资助。
2019年7月下旬至秋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近50年来历史同期最严重的伏秋连旱,并给多地农业、生态、水资源等带来了严重不利影响。利用我国逐日台站气温和降水资料以及全国逐日气象干旱综合指数,详细分析了2019年长江中下游7省(湖北、...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 干旱 降水量 气温 气象干旱综合指数 
我国南方盛夏气温主模态特征及其与海温异常的联系被引量:18
《大气科学》2018年第6期1245-1262,共18页袁媛 丁婷 高辉 李维京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3CB430203;中国气象局气象部门青年英才培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5039;41776039;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C03B04~~
利用NCEP/NCAR大气环流资料、HadISST海温数据以及中国160站气温数据等,通过EOF分解、线性相关等统计方法,分析了我国南方盛夏气温异常的主导模态及其所对应的关键环流系统和可能的海洋外强迫信号。结果表明:我国南方盛夏气温偏高有两...
关键词:气温 南方高温 海温 大气环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