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遵娅

作品数:56被引量:2633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气候特征降水气候异常中国气候气温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气象》《大气科学学报》《高原气象》《地球物理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青藏高原雨季建立进程及其环流因子分析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25年第1期91-101,共11页仕仁睿 蒋兴文 王遵娅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1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5045);中国气象局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及其影响青年创新团队(CMA2023QN16)。
利用1979—2019年青藏高原107站逐日降水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等,揭示了青藏高原雨季建立的区域性特征,并讨论了各分区雨季建立进程中大气环流的不同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中东部、南部和北部的降水进程、降水集中期和降水量...
关键词:青藏高原 雨季建立 大气环流 水汽收支 
1961-2020年中国区域性高温过程的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被引量:11
《地球物理学报》2023年第2期494-504,共11页王荣 王遵娅 高荣 叶殿秀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A0608203);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2020B0301030004);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7FY101201)共同资助。
利用全国241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长序列日最高气温资料,依据目前国家气候中心业务上采用的区域性高温过程客观判别标准和综合评估模型,对1961-2020年我国区域性高温过程的最早开始和最晚结束日期、发生频次以及过程的持续时间、覆盖范围...
关键词:区域性高温过程 气候特征 变化趋势 
青藏高原雨季的客观监测方法及其近60年的变化趋势被引量:5
《地球物理学报》2023年第2期505-517,共13页王遵娅 蒋兴文 柯宗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504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0A2097);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0100304);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106)共同资助。
本文通过对青藏高原降水季节演变特征的分析,选取日降水量和降水频率两个特征量来定义青藏高原各站点及全区的雨季,揭示了1961-2019年青藏高原雨季开始时间、结束时间、雨季长度和总雨量等的气候和变化特征.分析发现,青藏高原雨季的开...
关键词:雨季 青藏高原 监测方法 气候特征 变化趋势 
近60年中国冷空气过程的气候变率分析被引量:14
《气象》2022年第1期1-13,共13页朱万林 李清泉 王遵娅 沈新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1790471);国家“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208);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0100304)共同资助。
使用1960—2019年中国2400个气象站逐日观测气温,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各类冷空气过程的气候学特征。结果表明:中国的寒潮和冷空气过程主要发生在秋季和冬季,频数和强度有明显的月际和季节差异,区域型寒潮在秋季发生频数最多,全国型寒潮、...
关键词:冷空气 寒潮 强度 频数 
多要素表征的东亚季风区准双周振荡特征被引量:2
《应用气象学报》2020年第6期653-667,共15页李靖怡 王遵娅 温敏 
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2016YFA06006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5060)。
为评估不同要素对东亚季风区准双周振荡的表征能力,对大气向外长波辐射(OLR)、500hPa位势涡度、850hPa相对涡度、850hPa风场和750hPa比湿等要素的准双周振荡特征进行对比,发现各要素均能很好反映东亚季风区明显的准双周振荡时空特征。OL...
关键词:多要素 大气准双周振荡 特征对比 
2019年长江中下游伏秋连旱演变特征被引量:18
《气象》2020年第12期1641-1650,共10页李俊 袁媛 王遵娅 赵伟 元慧慧 郁红弟 
国家基金委-云南省政府联合基金(U19022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6039)共同资助。
2019年7月下旬至秋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近50年来历史同期最严重的伏秋连旱,并给多地农业、生态、水资源等带来了严重不利影响。利用我国逐日台站气温和降水资料以及全国逐日气象干旱综合指数,详细分析了2019年长江中下游7省(湖北、...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 干旱 降水量 气温 气象干旱综合指数 
2019年中国气候主要特征及主要天气气候事件被引量:32
《气象》2020年第4期547-555,共9页李莹 曾红玲 王国复 王遵娅 陈鲜艳 邹旭恺 石帅 姜允迪 赵琳 周兵 崔童 周星妍 孙劭 王有民 朱晓金 代潭龙 张颖娴 蔡雯悦 钟海玲 郭艳君 柳艳菊 丁婷 支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9007-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1103)共同资助。
2019年我国气候总体呈现暖湿特征。全国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79℃,为1951年以来连续第五暖年,四季气温均偏高,春、秋季明显偏暖;年降水量为645.5 mm,较常年同期偏多2.5%,冬、春、夏季降水偏多,秋季偏少。华南前汛期开始早、结束晚...
关键词:降水 气温 气象灾害 气候特征 
亚非夏季风的年代际变化: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协同作用被引量:16
《大气科学学报》2020年第1期20-32,共13页丁一汇 李怡 王遵娅 司东 柳艳菊 
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子课题“青藏高原热源年代际变化及其对亚非季风降水的影响”(XDA20100304)。
亚非夏季风系统包括非洲夏季风、南亚夏季风和东亚夏季风。它是全球季风系统中具有高度整体一致性变化的系统,其主要原因是亚非夏季风系统具有相同的主要驱动力:AMO(Atlantic Multidecadal Oscillation,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和PDO(Pacifi...
关键词: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 太平洋年代振荡(PDO) 全球季风系统 亚非夏季风的协同作用 
1961—2016年我国区域性暴雨过程的客观识别及其气候特征被引量:40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9年第6期575-583,共9页叶殿秀 王遵娅 高荣 王荣 肖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502701);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7FY101201)
利用全国2287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6年逐日降水资料,基于对暴雨区进行连续追踪的思路,采用暴雨相邻站点数和暴雨区中心距离确定了中国区域性暴雨过程的客观识别方法;根据区域性暴雨过程的平均强度、持续时间和平均范围构建了区域性暴...
关键词:区域性暴雨过程 客观识别 气候特征 变化趋势 
参加空基天气气候极端事件监测示范项目(SEMDP)第2次指导小组会议总结
《气象科技合作动态》2019年第6期25-27,共3页王遵娅 
1会议背景2019年8月20—24日,受世界气象组织(WMO)邀请,国家气候中心王遵娅作为指导小组成员参加了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空基天气气候极端事件监测示范项目(SEMDP)第2次指导小组会议。
关键词:世界气象组织 国家气候中心 天气气候 事件监测 示范项目 空基 WMO DP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