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在三

作品数:19被引量:5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锅炉直流锅炉两相流均速管干度更多>>
发文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上海理工大学学报》《能源研究与信息》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动力设备中蒸汽喷注噪声的研究被引量:13
《动力工程》1998年第2期60-64,共5页马宪国 陈之航 赵在三 
探索了动力设备中蒸汽在水下有限空间内喷注时喷注噪声的声源与辐射规律,发现蒸汽喷注噪声声压级及频谱和水的过冷度有直接关系;喷头孔径对最大喷注噪声声压级的影响不大;但较大的孔径可以使最大声压级出现的位置向低温处移动,而较...
关键词:动力设备 蒸汽喷注噪声 噪声控制 
旋风除尘器内锥形扩口芯管对其性能的影响分析和实验研究被引量:4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38-41,共4页马其良 赵在三 杨祖毛 
用平衡粒径模型分析了旋风除尘器内常用的柱形芯管结构存在的缺陷,提出用带锥形扩口和十字板的芯管改进旋风除尘器的内部芯管结构,并用实验研究测得了新型结构减阻增效的幅度.
关键词:旋风除尘器 平衡粒径 芯管 锥形扩口 减阻 锅炉 
直流锅炉过热器再热器传热计算新方法被引量:4
《华东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21-25,共5页曹伟武 陶永明 李美玲 赵在三 
本文从辐射和对流换热的机理及基本公式出发,建立了大型直流锅炉过热器或再热器传热计算模型,对模型每根管子进行了传热计算,从而得到整个过热器或再热器的传热特性,并考虑了结构、煤种、运行工况等对传热的影响。本模型的建立更直...
关键词:直流锅炉 过热器 再热器 传热 锅炉 
在工业油炉中试用渣油乳化燃烧的研究
《能源研究与信息》1997年第2期23-26,共4页马其良 赵在三 韩根宝 
本文通过工业油炉上燃用掺乳化剂水溶液的渣油前后对比试验的研究,获得在本试验工况下渣油乳化燃烧可使燃烧效率有所提高,但综合热工性能未有改善,反略有下降.
关键词:乳化剂 渣油 燃油锅炉 燃烧效率 
疏水进入除氧器水箱喷注噪声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华东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10-16,共7页马宪国 赵在三 陈之航 曹伟武 
通过实验探索了蒸汽在水下有限空间喷注时喷注噪声的辐射规律,发现其A声压级同水的过冷度有直接关系;喷头孔径对最大喷注噪声A声压级的影响不大,但较大的孔径可以使最大A声压级出现的位置向低温处移动,而较小的孔间距可降低喷注...
关键词:噪声 噪声控制 除氧器 直流锅炉 疏水 
直流锅炉启动时除氧器水箱压力变化动态特性的实验研究和仿真模拟被引量:2
《动力工程》1997年第2期47-51,26,共6页马宪国 赵在三 陈之航 
建立了直流锅炉启动时除氧器水箱压力变化动态特性微分方程,通过实验对该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范围进行了验证,然后将其用于300MW直流锅炉除氧器水箱压力飞升动态特性的仿真计算以及除氧器水箱的容积设计和运行控制的定量分析。
关键词:直流锅炉 除氧器 水箱 压力 仿真 
直流锅炉启动时除氧器水箱压力变化动态特性的仿真研究被引量:1
《华东工业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39-44,共6页马宪国 赵在三 曹伟武 
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导出了直流锅炉启动时除氧器水箱压力变化动态特性微分方程式,将其用于300MW直流锅炉除氧器水箱压力飞升速度的仿真计算,并定量分析了影响压力飞升速度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直流锅炉 启动旁路系统 除氧器 水箱压力 仿真 
冷油器传热及阻力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12
《上海机械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90-94,共5页付丰 黄晨 赵在三 曹伟武 夏似 毛申允 
本文对磨煤机用冷油器的传热及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测量和研究,利用拟合曲线分离法给出了油、水侧放热系数的计算公式,同时给出了传热系数和阻力的计算式.文中指出了影响传热性能的主要因素及解决方法,可用以进一步改进冷油器的传热...
关键词:冷油器 阻力 传热系数 热力发电厂 
用线算图分析富氧燃烧锅炉的热力状态
《上海机械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11-20,38,共11页黄晨 赵在三 
本文提出用线标图的方法分析应用富氧燃烧技术后锅炉的空气量、烟气量、排烟热损失及由此可达到的节煤率;同时还利用线算图对不同参数锅炉的辐射换热及其与工质各吸热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热力分析?
关键词:富氧燃烧 富氧空气 锅炉 
靶式流量计差压及冲量特性在两相流测量中的应用被引量:1
《上海机械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63-70,共8页付丰 赵在三 曹伟武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气液两相流双参数测量方法—一利用单一的靶式流量计实现两相流流量及质量含气率的同时在线测量,并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具有测量元件简单、待测量少、成本低、易于实用化等优点。
关键词:靶式流量计 两相流 测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