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智

作品数:8被引量:8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BLM生物配体模型斑马鱼生物有效性毒性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毒理学杂志》《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安全与环境学报》《生态毒理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国家908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重金属对发光海藻Pyrocystis lunula的毒性研究——一种新型的快速生物毒性测试方法QwikLite被引量:2
《生态毒理学报》2010年第4期531-536,共6页冯鸣凤 朱琳 陈中智 
国家重大专项(水专项No.2008ZX08526-003)
利用海洋发光藻--新月梨甲藻Pyrocystis lunula的生物发光特性(QwikLite方法),以发光抑制为测试终点,研究了6种重金属离子Zn2+、Cu2+、Pb2+、Cr6+、Cd2+、Hg2+的毒性,24h EC50分别为4.6601mg·L-1、0.0960mg·L-1、1.4935mg·L-1、0.162...
关键词:Pyrocystis lunula 生物发光 重金属 毒性 
灰色系统法评价近海海洋生态系统健康被引量:16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1期39-43,共5页李晴新 朱琳 陈中智 
国家海洋局908项目(908-02-04-01-);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08ZCGYSF00200)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综合考虑近海海域水质指标、沉积物指标、生态系统结构指标,在提出近海海洋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建立灰色系统法综合评价近海海洋生态系统健康模型;利用灰色系统综合评价法与污染指数评价法对渤海海域四个不...
关键词:生态系统健康 灰色系统 污染指数 
Ca^(2+)与Pb^(2+)相互作用对斑马鱼胚胎毒性效应的影响被引量:24
《环境科学》2009年第4期1205-1209,共5页陈中智 朱琳 姚琨 王秀娟 丁俊男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4CB418504)
为探明Ca2+浓度增加是否会使鱼类早期发育阶段对铅毒性的敏感性升高,以及Ca2+单独减弱铅毒性的浓度范围,选用斑马鱼胚胎作为实验材料,记录在不同的水化学参数条件下,胚胎发育过程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毒理学终点,采用相对易于观察且敏感...
关键词:斑马鱼 胚胎   毒性 生物配体模型(BLM) 
细菌“活的不可培养状态”的生态意义及研究进展被引量:10
《微生物学通报》2008年第12期1938-1942,共5页王秀娟 朱琳 陈中智 李宇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No.2006AA09Z170)
"活的不可培养(VBNC)"状态是细菌在不良条件下的一种生存方式。VBNC状态作为细菌的一种生理状态,对传统微生物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进入VBNC状态的细胞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无法继续用常规培养方法检测,在医学健康、环境科学等领域产生了...
关键词:细菌 活的不可培养状态 复苏 可培养性 
两种生物配体模型(BLM)预测Zn对大型蚤急性毒性的比较被引量:5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8年第4期5-8,共4页陈中智 朱琳 姚琨 李燕 刘硕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4CB418504)
通过天津地区一系列景观水体和配制的模拟溶液,评价应用于大型蚤(Daphnia magna)毒性预测的两种急性Zn-生物配体(BLM)模型(模型A和模型B)的预测能力。采用Visual MINTEQ 2.5.2进行BLM的相关计算和金属形态分析。对一定水化学参数的测定...
关键词:生态毒理学 生物配体模型(BLM) 生物有效性 ZN 大型蚤 
rac-甲霜灵及R-甲霜灵对斑马鱼急性毒性和ATP酶活性的研究被引量:2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第6期2456-2460,共5页姚琨 朱琳 陈中智 端正花 李燕 
为探讨农药的"手性"特征对非靶生物的毒性,采用急性毒性试验和生化测定方法,研究了手性农药rac-甲霜灵及R-甲霜灵对模式生物斑马鱼的致死和亚致死(ATP酶活性)效应。rac-甲霜灵对斑马鱼的24h和96h的LC50分别为258.47、241.98mg·L-1,R-...
关键词:手性农药 甲霜灵 斑马鱼 NA^+ K^+-ATP酶 CA^2+-ATP酶 毒性评价 
十溴联苯醚的毒理学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22
《毒理学杂志》2008年第1期50-52,共3页杜红燕 朱琳 陈中智 李燕 端正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70319)
关键词:十溴联苯醚 环境暴露 生态毒理学效应 生物蓄积 
生物配体模型的适用性研究被引量:4
《环境保护科学》2007年第6期81-84,共4页陈中智 朱琳 李燕 姚坤 杜红燕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4CB418504)
简要介绍了生物配体模型(Biotic Ligand Model,BLM)的发展以及理论基础,对模型的优势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模型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生物配体模型(BLM) 生物有效性 金属形态 毒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