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红

作品数:37被引量:16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新生儿母鼠妊娠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心肌酶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安徽医药》《河北医学》《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护理被引量:23
《护士进修杂志》2016年第1期45-46,共2页陈思红 文梦灵 黄友妮 
目的总结应用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56例肺透明膜病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护理过程中,注意做好固尔苏用药前的准备,正确配制药液及注药,做好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护理,密切观察病情,保证营养和水份的摄入,预防感染,加...
关键词: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固尔苏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护理 
母鼠妊娠前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对子代大鼠大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通路的影响被引量:2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4年第3期223-226,共4页陈思红 陈晓东 杨汉华 赖辉红 黄月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00927);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0B031600282)
目的 探讨母鼠妊娠前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S)对2月龄子代大鼠血清皮质醇(COR)水平以及大脑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酪氨酸激酶受体(TrkB)表达的影响.方法 SD系雌性大鼠简单随机分为正常组和CUS模型组.采用11种刺激方法...
关键词: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 子代 皮质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酪氨酸激酶受体 
母鼠妊娠前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对子代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突触结合蛋白Ⅰ和突触结合蛋白Ⅳ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年第1期46-49,53,共5页黄月君 史雪川 陈思红 杨汉华 赖辉红 李碧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140016);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0B031600282)
【目的】探讨母鼠妊娠前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对1月龄子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大脑海马突触结合蛋白Ⅰ(synaptotagmin Ⅰ,syt Ⅰ)和突触结合蛋白Ⅳ(syt Ⅳ)表达的影响。【方法】SD系成年健康雌性大鼠随机分...
关键词: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 学习 皮质醇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突触结合蛋白I 突触结合蛋白IV 
母鼠妊娠前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对胎鼠大脑5-羟色胺1A受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年第6期404-407,共4页黄月君 史雪川 许宏武 杨汉华 陈思红 陈晓东 
广东省科技厅资助项目(2010B031600282)
目的观察母鼠妊娠前接受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S)后皮质醇(COR)水平改变对胎鼠大脑不同区域5-羟色胺1A(5-HT1A)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SD成年健康雌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母鼠组(8只)和CUS母鼠组(12只)。采用11种刺激方法对CUS母鼠...
关键词: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 皮质醇 胎鼠 5-羟色胺 大鼠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脑组织细胞红蛋白的表达被引量:2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0年第1期37-40,共4页郑淮武 史雪川 庄静文 杨汉华 陈思红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社会发展类别2008B080701036);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立项(B2009180)
目的探讨细胞红蛋白(cytoglobin,CYGB)在7日龄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脑内的表达变化。方法健康7日龄SD大鼠70只,按简单随机抽样法随机取50只制备HIBD模型作为HIBD组,再随机分为HIBD后0...
关键词:珠蛋白类 缺氧缺血  大鼠 SPRAGUE-DAWLEY 
按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影响
《按摩与导引》2009年第4期4-5,共2页张巧凤 史雪川 陈思红 李伟中 冯晶 李丽燕 
目的:观察按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医按摩,每次10~15分钟,1次/d,10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
关键词:按摩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临床治疗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观察被引量:39
《中医儿科杂志》2008年第3期32-34,共3页张巧凤 林广裕 陈思红 冯晶 吴毅 李丽燕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理气化痰汤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20例和西药组20例,2组均应用青霉素G静脉滴注和利巴韦林片口服,必要时给予退热和解痉止痛等对症处理;治疗组同时加用...
关键词:理气化痰川 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中西医结合 
足月新生儿重度呼吸衰竭动态氧合参数监测与预后被引量:1
《海南医学》2006年第8期34-36,共3页庄静文 陈思红 许永华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度呼吸衰竭(severrespiratoryfailure,SRF)时动态氧合参数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41例重度呼吸衰竭新生儿按临床转归分为死亡组(n=17)和生存组(n=24),回顾性分析两组通气治疗2h、12h、24h、36h的呼吸机参数和动脉血气值,...
关键词:婴儿 新生儿 重度呼吸衰竭 氧交换 预后 
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动态氧合参数监测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4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6年第3期172-176,共5页史雪川 沈青 骆郁林 庄静文 陈思红 李伟中 
目的探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时动态氧合参数监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三家医院41例ARDS新生儿按临床转归分为死亡组(17例)和生存组(24例),回顾性分析两组通气治疗2、12、24和36h的呼吸机参...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血气分析 预后 
重度窒息新生儿早期通气治疗失败与循环系统损害的关系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6年第3期205-209,共5页史雪川 沈青 骆郁林 陈思红 庄静文 李伟中 
目的探讨循环系统损害对重度窒息所致的呼吸衰竭新生儿早期机械通气疗效的影响。方法产时重度窒息导致呼吸衰竭的143例足月儿和105例早产儿各自分为有循环系统损害的观察组(足月儿组n=61,早产儿组n=49)和无循环系统损害的对照组(足月儿...
关键词:窒息 新生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循环系统损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