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岩龙

作品数:8被引量:2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萃取湿法磷酸膜分散轮盘萃取塔更多>>
发文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化工矿物与加工》《现代化工》《化工进展》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液-液微分散萃取传质模型的研究被引量:3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5年第6期1325-1332,共8页李根 叶世超 张则光 马岩龙 
以H3PO4/H2O/TBP+煤油为实验体系,考察了流量、磷酸浓度、稀释剂含量、液滴直径及停留时间对液-液微分散萃取过程的影响,找出适宜操作条件。结果表明,萃取效率随磷酸质量分数、停留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随稀释剂含量的减小而增加,随流量的...
关键词:微萃取 萃取效率 传质系数 微尺度传质模型 
微孔分散轮盘塔净化湿法磷酸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3年第1期38-42,共5页马岩龙 叶世超 辛杨杨 白洁 张则光 
在设计的新型微孔分散轮盘塔中,采用微孔分散技术对萃取过程进行强化传质,以磷酸/水/TBP+煤油为实验体系,研究了该萃取设备净化湿法磷酸的萃取特性。考察了孔径为75μm的微孔网分散轮盘在不同相比、转速、停留时间下对萃取率和反萃取率...
关键词:微孔分散 萃取塔 净化 湿法磷酸 磷酸三丁酯TBP 
微分散轮盘萃取塔传质特性研究被引量:2
《现代化工》2013年第1期92-95,共4页马岩龙 辛杨杨 李根 叶世超 
研究了微分散轮盘塔萃取磷酸的传质规律,考察了转速、相比、停留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并根据质量守恒,建立了微分散轮盘塔的传质模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萃取率随转速、相比和停留时间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其中转速、相比对萃...
关键词:微分散 轮盘塔 萃取 数学模型 传质模型 
复合萃取剂在微分散萃取湿法磷酸中的应用被引量:1
《化工矿物与加工》2012年第10期4-6,14,共4页辛杨杨 叶世超 马岩龙 白洁 
本文采用名义孔径为20μm的烧结网作为分散介质,以水/磷酸/TBP+异丙醚和水/磷酸/TBP+煤油作为体系,研究了相比、磷酸质量分数、流量对萃取率及单级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磷酸/TBP+异丙醚体系的萃取率与单级效率优于水/磷酸/TBP+...
关键词:复合萃取剂 微分散 湿法磷酸 萃取 
正交设计在膜分散萃取湿法磷酸中的应用被引量:5
《化工矿物与加工》2011年第8期1-4,共4页马岩龙 叶世超 张则光 
将膜分散技术应用于湿法磷酸的萃取分离过程中,以水/磷酸/TBP+煤油为实验体系,以名义孔径为10μm的不锈钢纤维烧结膜为分散介质,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的方法探讨了磷酸质量分数、稀释剂质量分数、相比、分散相流量和停留时间对单级效率的影...
关键词:湿法磷酸 萃取 膜分散 正交实验 方差分析 
膜分散萃取净化湿法磷酸被引量:8
《化工进展》2011年第7期1632-1636,共5页张则光 马岩龙 叶世超 李军 钟本和 
采用膜分散方法研究了湿法磷酸的萃取特性,以水/磷酸/TBP+煤油为实验体系,以不同名义孔径的不锈钢纤维烧结膜为分散介质,在自制的萃取器中研究了流量、膜孔径、煤油含量、相比、磷酸浓度、萃取室体积和停留时间对单级萃取效率的影响,找...
关键词:膜分散 萃取 净化 湿法磷酸 
膜分散萃取法处理含酚废水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现代化工》2011年第3期37-39,共3页张则光 马岩龙 叶世超 
采用膜分散方法研究了含酚废水的萃取特性,以水/苯酚/(磷酸三丁酯+煤油)为实验体系,以不锈钢纤维烧结膜为分散介质,在自制的萃取器中研究了有机相流量、无机相流量、V(有机相)∶V(无机相)(相比)、苯酚质量浓度和停留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
关键词:膜分散 萃取 含酚废水 
内置水平管振动流化床停留时间分布模型被引量:3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10年第5期399-405,共7页王锐思 叶世超 范辞冬 罗小燕 祝杰 马岩龙 
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内置水平管的振动流化床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在带内置水平管的二维振动流化床内,以米粒为实验物料进行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研究,考察了振动强度、气速、进料流率对流化床内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
关键词:动流化床 内置水平管 停留时间分布 数学模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