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绍池

作品数:7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写作理念乡土叙事乡愁现代性进程文学叙事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南方文坛》《中国研究生》《名作欣赏(上旬)》《东吴学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1980”是如何通向“1990”的?——对先锋小说兴起与衰落的再解读
《南方文坛》2017年第2期29-36,共8页乐绍池 
在一般的文学史叙述中,一套关于先锋小说起源、衰落的知识通过学院知识生产、教育、传播,已经被我们所熟稔。在这套知识里,先锋小说的起源动力来自对“现实主义”的反拨和突破。在这种历史叙述里,一个作为“对立面”的“现实主义”成为...
关键词:先锋小说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文学史叙述 解读 知识生产 小说起源 历史叙述 源动力 
转型时代里的喧嚣与潜流——八九十年代之际的王朔与王朔热被引量:1
《东吴学术》2017年第1期65-74,102,共11页乐绍池 
作为一种巨型的文化现象,八九十年代之际的王朔和王朔热实际上成为了一个"话语场域",各方观点在此交锋角力,喧嚣纷呈的话语折射出转型期中国社会各方的观点、理念和立场。如果不了解王朔在八九十年代之际的文学活动和思想状态,不把王朔...
关键词:王朔 顽主 王朔电影年 大众文化 知识分子 
陈奂生考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6年第11期63-70,共8页乐绍池 
《陈奂生上城》是新时期文学中脍炙人口的小说名篇。本文尝试以《陈奂生上城》为中心,勾勒高晓声复出文坛的前后,整理陈奂生的诞生、接受和经典化历程,及其所牵涉的历史沉浮。
关键词:《陈奂生上城》 高晓声 陈奂生 诞生 接受 经典化 
哲学、寓言与症候式写作——劳马小说阅读札记
《东吴学术》2016年第2期98-104,共7页乐绍池 
本文试图探测劳马小说的另一重世界,寻找被压抑之下的那个不断涌动与倔强的作家自我,同时也希望尝试读出劳马未被指认与尚被遮蔽的小说面孔。本文认为在劳马小说中,"哲学"是通过非哲学和反哲学而显现出自身的。"哲学"与"傻子"是一种颠...
关键词:劳马 哲学 荒诞 寓言 症候式写作 
以“乡愁”为方法——读梁鸿的《出梁庄记》被引量:4
《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6期127-133,共7页乐绍池 
梁鸿的非虚构作品《中国在梁庄》在二○一○年甫一发表即获广泛关注和喝彩,作品深沉地书写了其故乡梁庄,准确说,是一半的梁庄,扎在土地里而根部不断松动,日渐倾圮的那一半。两年后梁鸿推出了同样广受赞誉的续篇《出梁庄记》。1《出梁庄...
关键词:现代性进程 乡土叙事 文学叙事 微观观察 花城出版社 南方文坛 想不起 在城市里 写作理念 鼓足勇气 
追索生命与确立自我——《从文自传》的叙事被引量:2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3年第1期57-58,共2页乐绍池 
1932年,沈从文写作《从文自传》,这部自传对于沈从文自身意义重大,而将其放置在沈从文作品系列里,自传和其他作品则构成了意味深长的对话和互文关系。本文认为,沈从文回溯过往,重新观照自己的二十年经历,追索生命历程,完成自我的确立,...
关键词:《从文自传》叙事 自我 神话化 
莫言获“诺奖”与“纯文学”幻影
《中国研究生》2013年第1期56-57,共2页乐绍池 
1934年4月27日,本雅明在法国巴黎的法西斯研究所发表了题为《作为生产者的作家》的著名演讲。在这个演讲里,本雅明把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创造性地运用到作家创作和艺术生产上,开创了“艺术生产理论”,在艺术表现形式...
关键词:纯文学 艺术生产理论 莫言 艺术表现形式 社会生产方式 作家创作 1934年 法国巴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