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超

作品数:29被引量:346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主题:流体页岩CO松辽盆地南部地层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天然气地球科学》《岩性油气藏》《矿物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陆相纹层型页岩油储集空间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以松辽盆地长岭凹陷青山口组页岩为例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4年第9期1671-1687,共17页万佳林 于志超 黄文辉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研项目“矿物—流体—孔缝演化与页岩储层分级评价技术研究”(编号:2021DJ0103)资助。
松辽盆地陆相页岩油勘探前景广阔,但目前关于长岭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纹层型页岩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认识相对薄弱。基于薄片鉴定、TOC、岩石热解和XRD分析,结合场发射扫描电镜、低温氮气吸附及高压压汞等测试手段,对青山口组页岩...
关键词:纹层型页岩油储层 岩相 微观孔隙结构 控制因素 青山口组 长岭凹陷 松辽盆地 
四川盆地灯影组多类型流体多期次改造作用下孔隙度演化的定量研究被引量:1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3期15-26,共12页杨磊磊 魏国 于志超 鲁雪松 周慧 王珊 李昌伟 
中石油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3-KFKT-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7214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人才基金(2462023BJRC030);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2023ZZ02)。
选取四川盆地灯影组四段(灯四段)地层,在传统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多组分、多相态、温度—流体—化学多场耦合的反应溶质运移模拟技术,基于物质平衡和能量守恒原理,深入探究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成岩过程中多类型流体与岩石相互作用的机制...
关键词:深层碳酸盐岩储层 多类型流体 叠加改造 孔隙度演化 成岩作用数值模拟 
压力对页岩原位加热产出油气特征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3亚段页岩为例
《石油学报》2024年第4期629-641,共13页侯连华 米敬奎 罗霞 于志超 林森虎 廖凤荣 庞正炼 赵忠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2172170)资助。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长7段)页岩成熟度低、有机碳含量高、有机质类型较好,原位加热开发页岩油气的潜力巨大。为了探讨原位加热过程中压力对页岩产出油气特征的影响,为原位加热开发长7段页岩油气方案提供可靠依据,以长7段3亚段...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页岩 原位加热 压力 页岩油气产率 
碳中和战略背景下建设碳工业体系的进展、挑战及意义被引量:25
《石油勘探与开发》2023年第1期190-205,共16页邹才能 吴松涛 杨智 潘松圻 王国锋 姜晓华 管墨迪 于聪 于志超 沈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2187);中国石油科技专项(2021ZZ01-05,2021DJ18)。
全球气候变化与碳中和背景下,CO_(2)封存利用已成为人类绿色发展的必然趋势与选择。以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CO_(2)捕集与封存(CCUS/CCS)为核心的碳工业,正成为碳中和目标下的新兴战略产业,规模可持续发展需借鉴全球油气工业发展路径...
关键词:碳工业体系 碳中和 碳汇 绿色地球 碳足迹 碳交易 碳达峰 双碳目标 
页岩油地质评价实验方法现状、挑战与发展方向被引量:11
《石油学报》2023年第1期72-90,共19页侯连华 吴松涛 姜晓华 田华 于志超 李亚锋 廖凤蓉 王婵菲 沈月 李梦莹 华柑霖 周川闽 李华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科技专项(2021DQ-0405)资助。
中国陆相页岩油资源丰富,已成为国家战略性资源。作为源内油气资源的典型代表,页岩油具有“原生源储”的富集特征,在微米—纳米级孔-缝系统内油气赋存与产出机理复杂。基于实验室的装置创新与技术革命是推动陆相页岩油理论创新、规模勘...
关键词:非常规油气 纳米孔 可动性 甜点评价 地质工程一体化 
中国中西部典型前陆盆地超压体系形成机制与大气田关系被引量:17
《石油勘探与开发》2021年第3期536-548,共13页李伟 陈竹新 黄平辉 于志超 闵磊 鲁雪松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16B-05)。
基于实测地层压力、重点探井钻井液密度、测井计算压力等资料的研究,结合天然气地质条件分析,探讨不同前陆盆地地层流体超压体系特征与形成机制以及超压体系与大规模天然气聚集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前陆盆地地层超压形成机制存...
关键词:中国中西部 前陆盆地 超压体系 大气田 生烃增压 欠压实 盐膏层 超压封闭 超压封存 
页岩油气最终采收量地质主控因素——以美国海湾盆地鹰滩页岩为例被引量:16
《石油勘探与开发》2021年第3期654-665,共12页侯连华 于志超 罗霞 林森虎 赵忠英 杨智 吴松涛 崔景伟 张丽君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部项目“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研究”(2012A-4802-0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陆相致密油(页岩油)形成机理与富集规律”(2014CB239000)。
基于白垩系鹰滩组下段1317口生产井和72口系统取心井991组分析化验数据,分别按油和天然气,采用两种页岩油气最终采收量(EUR)经典模型预测单井最终采收量,以消除工程因素的预测均值作为最终结果,全面厘清控制页岩油气EUR的关键地质因素...
关键词:页岩油气 甜点 最终采收量 总有机碳含量 镜质体反射率 有效页岩厚度 黏土体积含量 地层压力系数 裂缝孔隙度 鹰滩组下段 
柴达木盆地英雄岭南带断裂活动特征及其控藏作用被引量:7
《岩性油气藏》2021年第1期161-174,共14页卢恩俊 柳少波 于志超 鲁雪松 成定树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前陆冲断带及复杂构造区油气成藏、分布规律与有利区评价”(编号:2016ZX05003-002);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柴达木盆地油气地质理论深化研究”(编号:2016E-0101)联合资助。
柴达木盆地英雄岭南带断裂发育,但断裂控制油气成藏的规律不太清楚。通过重新解释该地区地震剖面,分析了5条主要断裂:狮子沟断裂、Ⅰ号断裂、Ⅱ号断裂、油砂山断裂、Ⅺ号断裂,研究了断裂级次、构造样式、活动强度和演化过程,以及通过分...
关键词:断裂活动性 油气成藏 构造演化 成藏期次 英雄岭南带 
中国中西部砂岩天然气大规模聚集机制与成藏效应被引量:11
《石油勘探与开发》2020年第4期668-678,共11页李伟 王雪柯 张本健 陈竹新 裴森奇 于志超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前陆冲断带及复杂构造区油气成藏、分布规律与有利区评价”(2016ZX05003-002);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研项目“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潜力分析及新区新领域勘探目标评价”(2016E-0601)。
中国中西部大型含油气盆地中天然气大规模富集区具有多种特殊的聚集机制与不同的成藏效应。以天然气成藏地质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开展了典型含油气盆地区域地质与构造背景、地层埋藏演化、气藏基本特征、流体地质与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中国中西部盆地 天然气大规模聚集机制 构造抽吸作用 泥岩吸水作用 水溶气脱溶作用 流体封存作用 天然气成藏 
中国含油气盆地深层、超深层超压盖层成因及其与超大型气田的关系被引量:20
《天然气工业》2020年第2期11-21,共11页李伟 喻梓靓 王雪柯 于志超 鲁雪松 冯庆付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前陆冲断带及复杂构造区油气成藏、分布规律与有利区评价”(编号:2016ZX05003-002)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陆上与海域含油气盆地的深层、超深层持续发现超大型天然气田,并且已有大量的文献对该类气田形成的地质条件与发育规律进行了探讨,然而对于其形成与超压的关系则研究较少。为此,在分析深层、超深层超大型气田的气藏...
关键词:深层 超深层 超压盖层 成因 超大型气田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四川盆地 渤海湾盆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