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压体系

作品数:24被引量:440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解习农李思田徐辉龙董伟良杨明慧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期刊:《大地构造与成矿学》《石油勘探与开发》《岩石学报》《天然气工业》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中深层超压体系成因机制研究
《能源与环保》2024年第10期106-118,共13页杨琳琳 付健 陈昌 孙永河 高荣锦 周晓龙 柳成志 王琦 
海南省重点研发项目(2DYF2023GXJS021);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H2022D012)。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中深层发育明显超压,明确其超压的分布和形成机制对该地区中深层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实测地层压力、测井曲线组合、超压成因判识图版及盆地模拟等方法,针对西部凹陷中深层超压发育特征、成因机制及超压对成藏的...
关键词:超压分布 成因机制 贡献量 中深层 西部凹陷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超压体系形成演化与天然气聚集关系被引量:25
《天然气工业》2022年第1期25-39,共15页李伟 王雪柯 赵容容 唐大海 尹宏 裴森奇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前陆盆地及复杂构造区油气成藏规律与关键技术”(编号:2016B-05)。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是四川盆地致密砂岩天然气(以下简称致密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其超压体系的形成与演化对其天然气聚集具有重要影响与控制作用。为了深化川西前陆盆地中生界致密气聚集规律认识与有利勘探区带预测,利用该区气...
关键词:川西前陆盆地 上三叠统 须家河组 致密气 超压体系 大气田 欠压实 生烃增压 超压形成 超压演化 
中国中西部典型前陆盆地超压体系形成机制与大气田关系被引量:17
《石油勘探与开发》2021年第3期536-548,共13页李伟 陈竹新 黄平辉 于志超 闵磊 鲁雪松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16B-05)。
基于实测地层压力、重点探井钻井液密度、测井计算压力等资料的研究,结合天然气地质条件分析,探讨不同前陆盆地地层流体超压体系特征与形成机制以及超压体系与大规模天然气聚集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前陆盆地地层超压形成机制存...
关键词:中国中西部 前陆盆地 超压体系 大气田 生烃增压 欠压实 盐膏层 超压封闭 超压封存 
中国东部页岩气藏与超压体系共生关系初探被引量:1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7年第4期1591-1596,共6页梁正中 王镜惠 余天洪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2017JM4017);榆林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2014年度天津市企业博士后创新项目择优联合资助
超压影响着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且是致密油气运聚成藏的重要动力源.通过类比国外超压页岩气盆地的实例,分析了中国东部断陷盆地古近系超压发育特征与湖相泥页岩分布特点及页岩气赋存条件,探讨了页岩气与超压体系的共生关系.渤海湾盆地古...
关键词:超压 页岩气 生烃 成藏 
沉积盆地超压体系油气成藏条件及机理被引量:1
《中国石油石化》2016年第S2期45-,共1页王天鹤 
本文以沉积盆地超压体系油气成藏为切入点,就其具体环节中的成藏条件与机理做详细的研讨分析,期望为我国超压沉积盆地的油气勘探开采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超压体系 油气成藏 条件 机理 
柴达木盆地与莺歌海盆地超压体系、油气成藏特征对比分析被引量:6
《天然气地球科学》2012年第4期736-741,共6页李海 王鹏 许浩 申磊军 陈同刚 雷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40802027)资助
柴达木盆地和莺歌海盆地都在一定深度和区域上普遍存在异常高压现象。通过对这2个盆地沉积和构造演化、超压特征及成因和油气成藏史3个方面的对比分析,阐述了盆地演化过程中油气运聚与压力系统演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2个盆地的...
关键词:超压体系 油气成藏 柴达木盆地 莺歌海盆地 
歧口凹陷歧深地区古近系多层超压体系特征被引量:5
《特种油气藏》2010年第6期38-41,共4页毛凯楠 解习农 肖敦清 杜学斌 雷振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松辽盆地北部异常高压和异常低压环境成岩响应对比研究"(40872076);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异常压力盆地流体动力学及其聚集关系研究"(2008CDA095)
通过钻井实测储层压力、测井资料计算泥岩压力以及地震资料计算的地层压力的分析,查明了歧深地区超压体系空间展布。研究结果表明:纵向上,地层压力结构可划分为静水压力体系、上部超压体系和下部超压体系;平面上,在北大港东翼、歧口凹...
关键词:超压体系 油气聚集 古近系 歧深地区 黄骅坳陷 
歧深地区双超压系统发育特征及油气成藏效应被引量:2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0年第4期554-562,共9页杜学斌 祝文亮 解习农 陆永潮 于学敏 林卫兵 张亮 雷振宇 彭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2076);教育部博士点新青年教师基金项目(20080491152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9045184);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专项资金(200803108);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9年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项目(CUGQML0909);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专项课题(No:2008E-0601)
在钻井实测储层压力(DST)、计算泥岩压力及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对歧深地区超压体系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和成藏效应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歧深地区具有"三层压力结构,两个超压系统"特征。压力结构在纵向上可以划分为常压系统、上部弱超压...
关键词:歧深地区 超压体系 压力结构 油气成藏 
辽东湾坳陷古近系东营组泥岩对油气藏分布的控制作用被引量:21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9年第4期431-437,共7页徐长贵 朱秀香 史翠娥 王海军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SC06TJ-TQL-004)
辽东湾坳陷位于渤海湾盆地东北部,油气聚集层位从北向南逐渐变新,北部和中部大部分油气藏都分布于古近系东营组和沙河街组地层中,油气藏的这种分布特点与坳陷中"北厚南薄"的东营组泥岩有着密切的关系。结合辽东湾坳陷构造特征、沉积体...
关键词:超压体系 泥岩盖层 油气藏 东营组 辽东湾坳陷 渤海湾盆地 
库车前陆盆地古隆起及双超压体系对天然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被引量:13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7年第6期821-827,855,共8页孙冬胜 金之钧 吕修祥 杨明慧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1BA605-02-03-04)
通过地层接触关系、沉积特征及地震反射特征等,在库车前陆盆地识别出6个燕山期古隆起及1个古近纪末的低幅度背斜构造。认为燕山末期的古隆起控油,古近纪末期的低幅度构造聚气,新近纪末期的冲断背斜圈闭富气,说明前陆盆地的古隆起与克拉...
关键词:古隆起 双超压体系 构造挤压 成藏序列 天然气 库车前陆盆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