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

作品数:12被引量:4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黄土高原晋西黄土区采穗母株过滤装置规模化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浙江农林大学学报》《经济技术协作信息》《生态学杂志》《高等农业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晋西黄土区典型造林整地措施对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996-1004,共9页朱洪盛 赵炯昌 池金洺 王子涵 王丽平 王正泽 于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177310)。
【目的】探究晋西黄土区典型造林树种和水平阶整地措施对0~180 cm土层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为植被恢复及流域综合治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晋西黄土残塬区蔡家川流域典型工程措施水平阶以及主要造林树种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和侧...
关键词:水平阶整地 植被类型 土壤含水量 动态变化 晋西黄土区 
晋西黄土区典型林分凋落物-土壤养分对降雨再分配变化的响应被引量:3
《生态学报》2024年第17期7748-7759,共12页龚世豪 查同刚 张晓霞 张恒硕 高连炜 于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27196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F1302501)。
降雨是影响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但植被群落结构间存在的差异使其对凋落物和土壤养分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以黄土区油松人工纯林、刺槐人工纯林、油松-刺槐人工混交林、山杨-辽东栎天然次生林为对象,研究了林冠对...
关键词:降雨再分配 土壤养分 养分释放 林分类型 
晋西黄土小流域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
《生态学杂志》2024年第5期1373-1380,共8页左启林 于洋 查同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7310)资助。
植被恢复影响土壤有机碳(SOC)空间分布。为阐明黄土丘陵沟壑小流域SOC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晋西蔡家川流域内的4个典型子流域(南北窑农地流域、北坡人工林流域、柳沟封禁流域、人祖山天然次生林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
关键词:黄土高原 小流域 土壤有机碳 空间分布 地统计学 
黄河流域十大孔兑土地利用变化的土壤侵蚀效应被引量:3
《泥沙研究》2023年第6期16-23,共8页池金洺 刘殿君 于洋 朱锐鹏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F13008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7310);内蒙古自治区水利科技项目(NSK202203);内蒙古自治区本级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经费支持项目(2021)。
十大孔兑位于黄河流域上游内蒙古段,降雨季节易形成峰高量大、含沙量高的洪水涌入黄河,水力侵蚀与风力侵蚀并存,侵蚀情况复杂。采用修正土壤流失方程与地理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十大孔兑地区199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的土壤侵蚀效应。分...
关键词:黄河流域 十大孔兑 土地利用 RUSLE模型 侵蚀效应 
晋西清水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质量评价被引量:2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801-810,共10页左启林 于洋 查同刚 张恒硕 梁一鹏 欧阳佳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177310)。
【目的】探索和评价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清水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质量,并量化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方法】以该流域4种典型的立地类型(农地、林地、果园、灌草地)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壤容重、土壤机械组成、土壤养分(有机质、...
关键词:黄土高原 土壤质量 土壤理化性质 清水河流域 
乌拉山废弃矿区坡长对客土坡面产流产沙与沟蚀特征的影响被引量:3
《水土保持学报》2022年第6期8-15,共8页张馨予 查同刚 张泽宇 裴益乐 张晓霞 吴晓静 于洋 
中建股份科技研发计划项目(CSECE-2020-Z-5)。
为研究不同坡长客土坡面产流产沙及沟蚀特征差异变化,通过设计2个坡度(15°,20°)下不同坡长(2,4,6,8,10 m)的野外径流小区进行冲刷试验。结果表明:(1)初始产流时间变化范围与产流停止时间均随坡长增加而增大,产流率初期快速增加,达到...
关键词:水土流失 细沟 径流 产流产沙 
大清河流域河岸植被带污染物净化能力研究被引量:5
《水土保持学报》2022年第5期130-135,共6页赵奕博 尹钊 史常青 于洋 张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7047);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8ZX07110)。
为了解决白洋淀上游河岸带植被类型单一、生态功能低下等问题,从河岸植被带截留、净化面源污染物的生态功能定位出发,选取2种草本和1种灌木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径流冲刷试验,研究河岸植被带对氮、磷及泥沙污染物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1...
关键词:河岸植被带 植物配置模式 面源污染 氮磷净化效率 泥沙截留效率 
基于TOPSIS的北京林业大学2011—2021年博士研究生生源情况分析对比研究
《高等农业教育》2022年第4期113-120,共8页冯艺佳 王兰珍 于洋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020年重点课题:培养单位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基于常态化质量监测的“熔断式”质量控制机制研究(2020ZDB26)
为深入了解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成效,以期为进一步完善博士生源质量保障体系提供参考,从成绩、生源校、生源吸引力和潜力三个方面选取9个指标构建了博士研究生生源质量分析框架,采用基于多目标决策分析的TOPSIS法,分析...
关键词:博士研究生 生源质量 TOPSIS 北京林业大学 
基于NDVI的云南省2009—2010年干旱遗产效应研究被引量:4
《生态学报》2022年第15期6335-6344,共10页董伯纲 于洋 吴秀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080);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S202010022272);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项目(2017-2019)。
气候变化正导致干旱事件发生的强度、频度显著改变,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关键生态过程。我国西南地区在2009—2010年发生百年一遇的极端干旱,目前关于植被生长在长时间尺度对此次干旱事件的响应尚不明确。以...
关键词:气候变化 极端干旱 NDVI 干旱遗产效应 
湟水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关系被引量:21
《生态学报》2021年第18期7260-7272,共13页占湉 于洋 吴秀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080)。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可以反映出区域生态经济发展协调水平,在空间上量化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和需求,识别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匹配关系,对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湟水流域是西北生态屏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系统服务供需...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 湟水流域 热点与冷点 供需平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