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红建

作品数:15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LHC新物理上帝粒子中微子振荡高能对撞机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科技导报》《科学文化评论》《科学》《前沿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标准模型创始人之一谈对撞机 史蒂芬·温伯格专访被引量:1
《科学文化评论》2016年第5期41-45,共5页何红建 
何红建:温伯格教授,非常高兴采访您。最近我重新读了您在《今日物理》(Physics Today)发表的文章《粒子物理:从卢瑟福到LHC》,您作为基本粒子标准模型的主要奠基人,在其中解释了为什么需要新物理来超越标准模型:“超越标准模型显...
关键词:温伯格 混合角 何红 十年 质子束 轻子 粒子物理学 超对称粒子 对撞 史蒂芬 
中国建造巨型对撞机需要国际合作
《科学》2016年第5期60-61,共2页梅亚尼 鲜于中之 何红建 
自2012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发现希格斯玻色子以来,一批中国科学家就开始努力说服中国政府与公众在中国建造下一代高能对撞机。这批科学家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领导,并得到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的支持。丘成桐与...
关键词:高能对撞机 中国政府 国际合作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家 巨型 希格斯玻色子 
巨型对撞机、粒子物理与中国科学发展
《科学》2016年第5期61-62,共2页因坎德拉 鲜于中之 何红建 
《从万里长城到巨型对撞机》讲述了一个非凡的故事,那就是人类对微观世界从原子到夸克的好奇心如何同时改变了我们对宇宙以及对我们自身存在的理解。这个故事穿越两千年,从古希腊的原子论者出发,在随后的千年中缓慢推进,而从汤姆孙...
关键词:对撞机 科学发展 粒子物理 巨型 中国 希格斯玻色子 万里长城 微观世界 
大亚湾中微子振荡实验的启示被引量:2
《科学》2016年第1期37-41,共5页何红建 
继2015年10月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之后一个月,中微子领域再传喜讯:大亚湾中微子团队斩获2016年“基础物理学突破奖”,共同分享这一大奖的还有其他四个国际中微子实验团队(KamLAND,K2K/T2K,SNO,Super Kamiokande)。在此向大亚湾合作组...
关键词:大亚湾实验 中微子振荡 基础物理学突破奖 
揭秘中微子振荡与质量起源被引量:2
《科学通报》2015年第36期3515-3520,共6页何红建 
2015年10月6日瑞典斯德哥尔摩皇家科学院传来喜讯:领导Super-Kamiokande合作组的日本科学家梶田隆章(Takaaki Kajita)和领导Sudbury Neutrino Observatory(SNO)合作组的加拿大科学家麦克唐纳(Arthur B.Mc Donald)因为"发现了中...
关键词:中微子振荡 混合角 诺贝尔物理学奖 日本科学家 费米子 太阳中微子 反中微子 Dirac 泡利 旋量 
大亚湾中微子振荡的启示
《科技导报》2015年第22期117-119,共3页何红建 
继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仅一个月,中微子领域再传喜讯:大亚湾中微子团队斩获"2016年基础物理学突破奖",共同分享这一大奖的还有其他4个国际中微子实验团队(KamLAND,K2K/T2K,SNO,SuperKamiokande)。荣获"突破奖"的5个实验团...
关键词:混合角 振荡模式 诺贝尔物理学奖 物理学会 学术报告会 中心值 八面体群 岭澳核电站 定量测定 对称性破缺 
评述粒子物理学未来发展
《现代物理知识》2014年第6期6-9,共4页何红建 
我很高兴看到美国P5报告对粒子物理未来发展作了积极展望,对美国今后10~20年的发展作了整体规划与部署,试图促进新物理的发现并保持美国作为全球领导者的地位。这个报告特别强调了粒子物理(高能物理)的发展是以"发现"新物理为根本...
关键词:费米实验室 粒子物理学 夸克质量 全球领导者 整体规划 希格斯粒子 费米子 量子引力理论 验证标准 正负电子对撞机 
揭秘上帝粒子:非同寻常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科学》2014年第1期3-10,69,共8页何红建 
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发现的新希格斯粒子有可能成为标准模型预期的上帝粒子。这一革命性发现开创了探索宇宙中所有基本粒子质量起源的新时代,成为21世纪基本粒子物理学的关键转折点。
关键词:上帝粒子 质量起源 希格斯机制 LHC 高能对撞机 新物理定律 暗物质 
探索上帝粒子与质量起源被引量:3
《物理》2014年第1期12-24,共13页何红建 邝宇平 
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发现的125 GeV新希格斯粒子可能成为标准模型预期的"上帝粒子"。这一革命性发现开启了探索宇宙中一切基本粒子质量起源的新时代,成为21世纪粒子物理学的转折点。文章着重介绍:(1)探寻上帝粒子的重大科学意义;...
关键词:上帝粒子 质量起源 对称性破缺与希格斯机制 LHC 高能对撞机 新物理探测 暗物质 
探索质量起源与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科技导报》2013年第34期15-17,共3页邝宇平 何红建 
本文首先介绍1964年Peter Higgs及Francois Englert等提出的Higgs机制及其在电弱标准模型的建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说明为什么2012年实验上发现一个Higgs玻色子后,2013年的诺贝尔奖就颁给Englert和Higgs。然后指出,接下来重要的是在实验...
关键词:Hiaas机制 Hiaasc玻色子 标准模型 新物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