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渟

作品数:19被引量:2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艺术史研究艺术史无名世俗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民族艺术研究》《天府新论》《文艺研究》《科协论坛(下半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世纪上半叶国际汉学中的艺术史学特征
《当代美术家》2025年第2期92-108,共17页刘渟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田野调查与民国‘无名艺术史’研究”(项目编号:19BF094)的阶段性成果。
国际汉学中的艺术史研究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在20世纪上半叶,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各种身份来华考察的西方学者的汉学研究呈现出具有学术启发性的艺术史特征。他们既传播了东方艺术史,又阐释了对待东方文化艺术的西方...
关键词:国际汉学 艺术史学特征 认知共性 认知差异 他者话语 外国考察者 20世纪上半叶 
勒柯克的新疆田野调查及其当代价值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4年第5期68-73,共6页刘渟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田野调查与民国“无名艺术史”研究》(19BF094)阶段性成果。
20世纪初,勒柯克(Albert Von Le Coq)三次参与新疆田野考古。作为“他者”,勒柯克的研究立场与文化身份在其探险式田野调查与著作中时显时隐。在批判勒柯克考察研究中“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同时,肯定其多元文化、多民族文明互动的研究...
关键词:勒柯克 新疆田野调查 文化认同 当代价值 
从“无名”到“有名”: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史研究的范式转移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161-168,207,共9页刘渟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田野调查与民国‘无名艺术史’研究”(19BF094)的阶段性成果。
与传统画学研究相比,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史研究在视野、对象、理论、方法上体现出显著的现代性,“无名”艺术进入“有名”艺术研究殿堂,成为中外学界关注的研究对象。随着现代学科体系的建立与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运用,中国“无名艺术...
关键词:中国无名艺术史 研究范式转移 从“无名”到“有名” 
再论美育的认知及其矛盾性被引量:13
《民族艺术研究》2021年第6期73-80,共8页刘渟 
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抗战艺术史(多卷本)”(项目批准号:20&ZD051)子课题“中国抗战艺术教育史”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美育的概念与内涵有很多种解读,许多学者站在对美育认知的各自立场上阐释了美育的重要性与价值。有的持美育工具论立场,有的持美育决定论立场,有的持美育自律论立场。在国家高度重视和强调学校美育的当下,对美育尤其是学校美育在认知立...
关键词:美育概念 学校美育 认知矛盾性 美育实施 
器物艺术研究的艺术性回归--评学术专著《盛世风尚--唐代金银器装饰艺术研究》被引量:1
《创意与设计》2020年第2期101-104,共4页刘渟 
中国古代艺术史中的器物艺术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画史为核心的艺术品研究有诸多不同,尤其是跨学科研究的介入,使其在艺术史领域研究的学科独专性常常受到挑战。王丽梅著《盛世风尚--唐代金银器装饰艺术研究》一书在一定程度上使器...
关键词:装饰艺术 无名艺术史 器物艺术 艺术性回归 
民国“无名艺术史研究”之滥觞:中外学者的汉唐陵墓考察著述论略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9年第1期19-24,209,共7页刘渟 
国家社科基金历史学青年项目<抗战时期教育部西北艺术文物考察研究(1940-1944)>(13CZS070)的后期拓展性研究成果
在中国艺术史学的现代转型中,由学科之分类细化所应运而生的"无名艺术史"研究在民国具有重要的学科体系建构意义和方法论反思价值。本文从中外学者(足立喜六、色伽兰、朱偰、王子云)对汉唐陵墓田野调查的著述中,剖析古代陵墓的田野研究...
关键词:无名艺术史 陵墓研究 田野考察 理论与方法 学术体系 
论20世纪30、40年代“无名艺术史”的研究范式与价值取向被引量:6
《文艺研究》2017年第11期150-161,共12页刘渟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抗战时期教育部西北艺术文物考察研究(1940-1944)"(批准号:13CZS070)成果
民国以来,中国艺术史学在现代转型过程中逐步实现了研究内容与方法的重构,与"经典书画史"相对应的"无名艺术史"是其中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学界一般将其分散在民国美术史、艺术考古学或中国艺术史学百年进程中进行个案或专题研究,但在研...
关键词:价值取向 中国艺术史 艺术语言 考古学研究 书画史 铜器 文化审美 新兴 母题 何正璜 
论王子云艺术史研究方法的历史成因
《大舞台》2014年第4期253-254,共2页刘渟 
2011年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面上项目<王子云艺术史研究方法的当代启示>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SB056;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抗战时期教育部西北艺术文物考察研究(1940-1944)>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CZS070
王子云是20世纪中国艺术史研究转型时期的重要艺术理论家之一,他将西方艺术史研究与现代考古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相结合,拓展了传统艺术史研究只重书画经典艺术而忽视民间艺术的面貌。本文将从三个阶段来探讨王子云艺术史研究...
关键词:王子云 艺术史研究方法 历史成因 
论王子云艺术史研究方法的当代启示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9期195-200,共6页刘渟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王子云艺术史研究方法的当代启示"(11SB056)阶段性成果
王子云是中国现代艺术史学界的先驱,其艺术史学体现了中国艺术史学在现代转型时期诸多方法论和研究视野上的学科特点。以田野调查和西方现代艺术史学理论为基础的文献考证、实物调研结合艺术分析的实证与审美的综合研究方法是其主要学...
关键词:王子云 艺术史研究方法 学科价值 当代启示 
论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对无名艺术史研究的方法启示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36-,39,共2页刘渟 
2011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青年项目<多元视阈中的艺术史理论与实践探索--抗战时期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学术价值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C11C024
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在抗战时期开展对西北各地的无名艺术文物的踏查,在现代中国艺术史研究的转型期,对无名艺术史提供了早期的方法论启示。考察团秉持以艺术审美与文物考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升了无名艺术史在现代史学研究中的地位、...
关键词:无名艺术史研究 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 方法启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