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绪贻

作品数:55被引量:6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罗斯福新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美国史新政自由资本主义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社会科学论坛》《社会学家茶座》《世界历史》《武汉文史资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海外闻喜讯
《武汉文史资料》2015年第6期102-102,共1页刘绪贻 
1945年。我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读书。5月德国投降的那一天,芝加哥全城沸腾。入夜,街上一片狂欢景象,平时的行为准则不起作用了,人们甚至可以拥抱亲吻自己遇见并且喜欢的任何异性。到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那一天,我虽然感受到当...
关键词:芝加哥大学 海外 行为准则 日本天皇 狂欢 中国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记我与袁伟时教授的交谊
《学术界》2014年第1期175-176,共2页刘绪贻 
我和袁伟时教授原不相识,他是广东兴宁人,出生于1931年。1950年考进中山大学经济系,195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班,1970年代起在中山大学哲学系任教至退休。曾任中山大学孙文学院院长,1988年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关键词:书评 书介绍 《中国现代哲学史稿》 袁伟 
来何汹涌须挥剑 去尚缠绵可付箫——第一次执教于武汉大学被引量:1
《社会科学论坛》2013年第9期127-146,共20页刘绪贻 赵晓悦 
建立一个统一、稳定的亲美政府,不得不对国民党大力予以援助,加上日本投降军队半明半暗的配合,因此,到1946年6月下旬国民党向中共发起全面进攻时,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国民党有军队430万人,海陆空三军品种齐全,拥有十分现代化的武...
关键词:武汉大学 国民党政府 现代化工业 执教 力量对比 武器装备 国民政府 东北问题 
违反还是发展马列主义——28年前在国内外引发争鸣的一篇论文
《博览群书》2012年第7期18-23,共6页刘绪贻 
1983年,我写了篇论文——《美国现代史与马列主义》,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引起了关于马列主义的争论。为什么会如此?
关键词:马列主义 论文 国内外 争鸣 违反 现代史 
写文章要说老实话
《学术界》2012年第6期127-128,286,共2页刘绪贻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不要忘了抚养、教育自己的工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恩情,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在发表言论时态度纯正,不说假话空话,而说真话实话。朱健国先生把自己的希望强加给武汉大学的纪念活动。其后果是,挑拨了武大和《人民日报》之...
关键词:知识分子 老实话 刘绪贻 百岁华诞 
再论把“民主”与“民本”区分开来被引量:3
《同舟共进》2011年第4期71-73,共3页刘绪贻 
1948年,笔者曾撰文谈过"民主"与"民本"的话题,今天觉得有必要再谈一谈。
关键词:“民本” “民主” 1948年 
和而不同——我与美国著名史学家柯特勒的交往
《史学月刊》2011年第3期120-126,共7页刘绪贻 赵晓悦 
一斯坦利·柯特勒(Stanley I.Kutler)退休前,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美国史与美国制度的讲座教授,著名的历史学家特别是法律史学家。他也是《美国历史评论》(Reviews in American History)杂志的创建者,并长期任其主编。他还...
关键词:历史学家 美国史 《美国历史评论》 交往 威斯康星大学 霍普金斯大学 麦迪逊 
痛悼益友杨生茂教授被引量:1
《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16期92-97,共6页刘绪贻 
2010年5月4日,老友杨生茂教授仙游,噩耗传来,沉痛难已。除即电杨令侠教授致哀外,月余以来,总感到于情于义,我是不能不写一篇纪念他的文章的。
关键词:杨生茂 教授 2010年 
生平治学的几点心得
《学术界》2010年第9期110-112,共3页刘绪贻 
One must be subjectively and objectively prepared if one wants to be successful in doing academic research.Subjectively,he must have potential for doing research,take strong interest in academic work and be perseveran...
关键词:治学 生平 心得 客观条件 学术研究 编辑 
回忆诗人曾卓
《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4期80-85,共6页刘绪贻 
在近期的阅读和写作中,曾经几次涉及我和著名诗人曾卓的交往情况。缅怀故人的深切情怀,难以忘却的愧疚心情,促使我禁不住写下这篇回忆文章。
关键词:回忆文章 曾卓 诗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