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元

作品数:8被引量:8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通风瓦斯热氧化蓄热体高温空气燃烧技术放散阀更多>>
发文领域:矿业工程医药卫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发文期刊:《环境工程》《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洁净煤技术》《陶瓷》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通风瓦斯蓄热式热氧化过程数值模拟被引量:8
《煤炭学报》2012年第8期1332-1336,共5页邓浩鑫 吕元 萧琦 肖云汉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资助项目(KGGX2-YW-323)
为模拟通风瓦斯蓄热氧化过程的工作特性,并在此基础上优化关键性参数,建立了包含周期性边界条件和甲烷单步氧化反应机理的单通道均相反应模型,模拟实验室尺度下的以蜂窝蓄热体作为换热介质的蓄热式热氧化过程。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计算...
关键词:蓄热式热氧化 通风瓦斯 计算流体力学 
煤矿通风瓦斯蓄热预热过程研究被引量:9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2年第2期295-300,共6页萧琦 邓浩鑫 吕元 肖云汉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十一五”重要方向项目(KGGX2-YW-323)
煤矿通风瓦斯蓄热氧化装置中存在低于爆炸极限下限体积分数25%的甲烷/空气预混气体在高温预热条件下的甲烷氧化放热现象。为了揭示不同体积分数甲烷的氧化放热效应对预混气体预热过程的影响,借助FLUENT软件对预混气体预热过程进行了数...
关键词:通风瓦斯 低体积分数预混气体 数值模拟 化学反应 传热 
煤矿通风瓦斯甲烷热氧化装置实验研究被引量:26
《煤炭学报》2011年第6期973-977,共5页吕元 姜凡 肖云汉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资助项目(KGCX2-YW-323)
通过热力计算设计搭建了最大处理量为1 000 m3/h的煤矿通风瓦斯热氧化装置,实现了装置的快速启动及长期自维持稳定运行。研究了处理量400~800 m3/h、甲烷浓度0.4%~0.8%、切换时间10~50 s时装置的运行情况,得到了装置的运行特点以及...
关键词:通风瓦斯 热氧化 实验研究 蓄热体 
煤矿通风瓦斯氧化处理实验装置设计被引量:13
《环境工程》2011年第4期90-93,108,共5页吕元 姜凡 肖云汉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资助(KGCX2-YW-323)
我国每年通过煤矿乏风排入大气的甲烷为130~170亿m3。由于煤矿乏风具有甲烷浓度低(<0.1%)、富集难、气量大等特点,传统的处理方式是直接排空,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温室效应。针对此现状,设计了最大处理量为1 000 m3/h的煤矿通风瓦斯热氧...
关键词:通风瓦斯 甲烷 热氧化 实验装置 蓄热体 
煤矿通风瓦斯处理技术的比较和应用前景被引量:25
《洁净煤技术》2009年第4期91-94,共4页周娴 姜凡 吕元 徐祥 肖云汉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GCX2-YW-323)
中国每年通过煤矿乏风排放大量的甲烷到大气中。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加剧了温室效应。笔者总结并比较了几种煤矿通风瓦斯处理和利用技术,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通风瓦斯 TFRR CFRR 
蜂窝陶瓷蓄热体的研究现状被引量:9
《陶瓷》2009年第4期53-56,共4页周娴 姜凡 吕元 徐祥 肖云汉 
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06AA05A10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项目编号:KGGX2-YW-323)
综述了高温空气燃烧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蜂窝陶瓷蓄热体的主要发展历程,制备要求以及国内外对蜂窝陶瓷蓄热体热工性能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现状。可以看出,深入研究蜂窝陶瓷蓄热体的特性对我国发展和应用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具有...
关键词:蜂窝陶瓷蓄热体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 实验 数值模拟 
K562及K562/VCR对长春新碱诱导凋亡的敏感性被引量:4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191-193,共3页朱玉胜 吕元 林果为 杨正洪 吕沅冈 张荣兴 胡晓武 
研究人类白血病细胞株K562及耐长春新碱的K562变异株K562/VCR对长春新碱诱导凋亡的敏感性的差异,以探讨抗凋亡在白血病多药耐药性(MDR)中的作用。方法将K562及K562/VCR分别用浓度为0、0.001、...
关键词:白血病 多药耐药性 长春新碱 细胞凋亡 
ELISA法定量检测长春新碱诱导的K562及K562/VCR凋亡被引量:4
《上海医学》1999年第2期122-123,共2页朱玉胜 吕元 林果为 张荣兴 吕沅冈 杨正洪 顾静文 
细胞凋亡是一种不同于细胞坏死的细胞死亡方式,具有特殊的形态学及生物化学特征。其生物化学变化主要表现为内源性核酸内切酶的激活。它依赖于Ca2+、Mg2+的核酸内切酶从核小体间连接处将双链DNA切断,形成以180bp为最...
关键词:肿瘤细胞凋亡 长春新碱 ELISA K562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