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传芬

作品数:8被引量:1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涡鞭毛虫核骨架动粒蛋白着丝粒免疫印迹更多>>
发文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Zoological Research》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嗜热四膜虫的着丝粒蛋白检查
《Zoological Research》1996年第4期495-499,共5页吴传芬 代嘉陵 杨新林 李靖炎 王永潮 
目前国际上的着丝粒蛋白研究工作几乎全是以酵母和高等生物为材料进行的。为了从起源与进化的角度考察着丝粒蛋白,我们以人喉癌培养细胞HepⅡ作为对照材料,以两种ACA血清和CENP-B单抗、多抗以及CHO动粒蛋白单抗为探针...
关键词:四膜虫 着丝粒蛋白 
小眼虫的着丝粒蛋白检查
《Zoological Research》1996年第4期501-507,共7页吴传芬 代嘉陵 李靖炎 王永潮 
为了从起源与进化的角度考察着丝粒蛋白,我们从比酵母更低等的原生生物着手,检查它们的着丝粒蛋白。另文我们已报道了对四膜虫研究的结果,本文报道的是对小眼虫(Englenagracilis)的检查。我们的结果表明:眼虫细胞...
关键词:小眼虫 着丝粒蛋白 
涡鞭毛虫(甲藻)着丝粒/动粒蛋白的检查被引量:4
《Zoological Research》1996年第3期307-313,共7页吴传芬 李靖炎 代嘉陵 王永潮 
利用ACA血清、抗人着丝粒蛋白B的单抗和多抗、抗CHO细胞动粒蛋白的单抗,对典型涡鞭毛虫隐沟虫(隐甲藻)(Crypthecodiniumcohnii)和特殊涡鞭毛虫尖尾虫(尖尾藻)(Oxyrrhismarina)的着...
关键词:涡鞭毛虫 着丝粒 动粒蛋白 
免疫印迹技术的一些改进被引量:3
《Zoological Research》1996年第3期315-322,共8页吴传芬 代嘉陵 李靖炎 王永潮 
本文描述了作者在研究低等生物着丝粒蛋白过程中对免疫印迹技术所作的一些改进:1.分离胶由12%SDS聚丙烯酰胺均一胶改作5%—12%(或15%)的线性梯度胶,使不同分子量范围的蛋白都能得以较好地分离;2.用眼虫色素代替...
关键词:免疫印迹 电泳 生化技术 
源真核生物贾第虫与原细菌着丝粒/动粒蛋白的免疫印迹检查被引量:4
《Zoological Research》1996年第3期323-330,共8页吴传芬 李靖炎 代嘉陵 卢思奇 王永潮 
以抗人着丝粒蛋白B的单抗和多抗以及抗CHO细胞动粒蛋白的单抗对源真核生物(archezoa)蓝氏贾第虫(Giardialamblia)和分别代表原细菌的3个枝的3种原细菌(Halobacterium、Thermopl...
关键词:贾第虫 原细菌 着丝粒 动粒蛋白 免疫印迹 
前环藻细胞核骨架及其真实性的研究
《Zoological Research》1993年第1期80-85,共6页方志林 吴传芬 李靖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采用细胞成份的选择性抽提方法,结合常规电镜和DGD(Diethylene Glycol Distearate)包埋一去包埋电镜技术制备典型涡鞭毛虫前环藻的细胞核骨架,结果表明其核内存在一个蛋白性质的纤维网状结构,并且通过核纤层与中等纤维发生联系形成一个...
关键词:典型涡鞭毛虫 前环藻 细胞核骨架 
特殊涡鞭毛虫——尖尾藻的核骨架被引量:8
《Zoological Research》1992年第1期89-94,共6页文建凡 吴传芬 李靖炎 
采用分级抽提,DGD包埋-去包埋剂电镜技术在特殊涡鞭毛虫——尖尾藻的细胞核内显示出了一个纤维网络结构。此网络结构不溶于CSK液和可抽去微管与微丝的溶液,不被DNase所酶解和热三氯醋酸所抽提,因而是一个非DNA性质的纤维蛋白网络结构。...
关键词:涡鞭毛虫 尖尾藻 核骨架 
砂鼠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gerbilli)的亚显微结构被引量:2
《Zoological Research》1988年第3期249-254,I0007,I0008,共8页吴传芬 李靖炎 
砂鼠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gerbilli)存在于我国西北甘肃某地的砂土鼠或大砂鼠(Rhombomys opimus)体内,是中国特有的种类,王捷等60年代分离培养成功。对L.gerbilli的前鞭毛体的亚显微结构的观察表明:1.质膜下微管间距约为50nm,比别的...
关键词:动基体鞭毛虫 利什曼原虫 动基体 亚显微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