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轶

作品数:9被引量:5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央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实证分析信贷产品审慎监管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金融消费者保护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清华金融评论》《金融博览》《经济研究》《世界经济》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推进金融教育发展 防范投资风险——访中央财经大学科技金融与金融消费者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孟祥轶
《经济》2019年第11期60-61,共2页陈希琳 孟祥轶 
“人们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要做出各种不同的经济与金融决策;这些决策影响到了我们一生的财富积累。大多数情况下,不正确(或错误)的决策仅仅导致财富积累的差距扩大。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错误的决策可能导致一生的财富付之流水。”中...
关键词:投资者保护 经济与金融 差距扩大 财富积累 中央财经大学 金融消费者保护 孟祥轶 生命周期 
数字金融时代的金融教育被引量:9
《清华金融评论》2017年第6期33-35,共3页孟祥轶 
我们已经快速进入了数字金融的时代,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筹划或者制定自己的第一份金融教育国家战略。本文认为,热情拥抱并利用好数字化的上升趋势来最大化金融教育项目的影响是必须要做的。
关键词:金融教育 金融危机 国家战略 知识与能力 政策制定者 2008年 金融领域 统筹规划 
探索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新路径
《中国农村金融》2017年第4期77-78,共2页孟祥轶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第一次完整、全面地阐述了我国在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政策实施路径。为了落实《指导意见》,中国人民银行于2016年12月印...
关键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银行业金融机构 路径 《指导意见》 中国人民银行 国务院办公厅 消费者保护 征信机构 
财政风险指数与财政效率研究--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第8期3-14,共12页刘军 欧阳远芬 孟祥轶 
在市场失灵、价格无法正确反映并调整资源分配的情况下,政府由于其职能的特殊性,往往主动分担各类社会经济风险,优化社会福利,而部分财政风险就是伴随政府履行职能产生的。在政府履行相同的职能下,财政风险越小的政府,其财政管理越具效...
关键词:风险分担 财政风险指数 效率分析 
开启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新时代被引量:1
《中国农村金融》2015年第24期62-63,共2页孟祥轶 
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改善监管架构、加强金融知识普及等举措的提出,为金融管理部门保护消费者权益开启了新时代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各国纷纷重新思考并重构金融监管框架,其中一条主线就是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而近日,国务...
关键词:消费者权益 监管框架 实施路径 重要改革 国务院办公厅 全球金融危机 审慎监管 信贷产品 国民教育体系 消费者组织 
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国际经验被引量:1
《清华金融评论》2014年第10期47-49,共3页孟祥轶 
本轮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组织和各国监管部门对于金融消费者保护的重要性达成共识。世界银行认为,一个有效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框架至少应包含三个互为助益的方面:规范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法律法规与监管措施,包括争端解决在内...
关键词:消费者保护 服务提供者 全球金融危机 执行机制 信贷产品 销售行为 审慎监管 还款额 行为经济学 国家金融监管 
完善信托业投资者保护
《金融博览》2014年第20期70-72,共3页孟祥轶 
在宏观经济增长继续放缓的大背景下,矿产、房地产等行业的困境,导致了信托产品的不良率上升,甚至有部分信托计划出现了兑付危机。虽然在市场各方的努力下,这些危机都已平稳渡过,但是人们不可避免地对于未来信托产品违约的可能性、...
关键词:投资者保护 信托业 宏观经济增长 信托产品 信托计划 利益保障 房地产 不良率 
烟草需求、烟草税及其在中国的影响:基于烟草成瘾模型的经验研究被引量:22
《世界经济》2010年第10期98-119,共22页高松 刘宏 孟祥轶 
本文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的面板数据,运用传统需求模型(conventional demand function)、短视成瘾模型(myopic addiction model)以及理性成瘾模型(rational add iction mod-el),对中国居民...
关键词:烟草需求 成瘾 价格弹性 烟草税 
中国城市炫耀性消费的特征及决定因素——基于北京市家庭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0
《经济研究》2010年第S1期118-128,共11页孟祥轶 杨大勇 于婧 
本文以北京市八个城区的居民为样本主体,采用2003年、2004年城市居民家庭和个人收入、消费等情况的月度数据,在炫耀性消费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从样本主体的性别、年龄、职业、行业以及收入等角度分...
关键词:炫耀性消费 可见性消费 中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