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近朱

作品数:8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央电视台更多>>
发文主题:电视系列片珍藏邮票以小见大创作札记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艺术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电视(纪录)》《声屏世界》《电视研究》《集邮博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集邮博览》2013年第12期1-1,共1页李近朱 
当今,我们都在“中国梦”这个美丽的词语中懂憬着和创造着自己的和国家的今天和未来。“中国梦”既是一个民族振兴,强国富民的口号,也是一个切近每个人心愿的诗意表述;因此,也才有了一个更有魅力的说法,叫作:中国梦,我的梦。在...
关键词:“社会和谐” 集邮事业 “精神文明” 中国梦 民族振兴 强国富民 现实世界 先进文化 
邮票上的毛泽东
《百年潮》2013年第12期66-73,共8页李近朱 
2013年12月26日,正值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人们以各种方式怀念和纪念这位新中国的缔造者和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从方寸天地——邮票这个特殊的领域展现一代伟人的风貌,以此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也是一种方式。
关键词:毛泽东 邮票 无产阶级革命家 缔造者 新中国 诞辰 纪念 
为一座城市的“未来时”造像——观大型未来时纪录片《西安2020》断想
《中国电视(纪录)》2013年第1期62-65,共4页李近朱 
千多年以前,一位28岁的隋代"城市规划师"宇文凯用毛笔描绘着一座叫作长安的都城;一千多年以后,当代西安人在缜密的思考与论证中用电脑组合着这座城池的未来。与此同时,电视人拿起了自己的影像利器也为这座城的未来造像,于是,就有了《西...
关键词:纪录片创作 电视纪录片 城市规划师 文凯 国际大都市 文化古都 时空交错 故事化 电视语言 思想内蕴 
《再说长江》创作手记
《电视研究》2006年第8期45-47,共3页李近朱 刘文 
上个世纪80年代,以《话说长江》为代表,电视人把镜头投向了长江。新的世纪到来,《再说长江》又全景式地、系统地记录长江的新貌,表现长江的变迁,体悟长江的内涵,让世界重新认识长江,同时,又将通过长江让世界认识中国。在《再说长江》的...
关键词:创作手记 大型电视纪录片 重新认识 全景式 《再说长江》 
《崂山》创作谈
《电视研究》2000年第12期51-52,共2页李近朱 
关键词:节目制作 〈崂山〉 创作手法 主题控制 电视系列片 
音乐文化的又一重要载体──关于《邮票中的音乐世界》
《音乐研究》2000年第1期102-103,共2页李近朱 
关键词:书评 李近朱 <邮票中的音乐世界> 音乐文化 
《大京九》路与人
《声屏世界》1996年第2期15-17,共3页李近朱 
人们常说,任何事物,犹如油画一样,距离近了,往往看不清楚,距离越远,才会看得深刻.因此,时间可以给人们以充分的从感性到理性的思考过程,达到透辟地洞察,深邃地感悟.
关键词:主持人 京九线 京九铁路 电视系列片 筑路工 观众 电视片 “入口” 题材 “以小见大” 
《庐山》创作札记
《声屏世界》1994年第6期5-7,共3页李近朱 
水,曾经是我进入电视世界之后最早的,也是最大的主题。无论是当音乐编辑,还是做节目编导,从乌江、金溪,到长江、运河、伏尔加河,水与我为伴16个年头。“上岸”几年,面临又一最大的主题也是与水有关的,那就是长江、鄱阳湖边上的一座名山...
关键词:金溪 收视心理 内容与形式 画面语言 彭德怀同志 白鹿洞书院 历史风云 背景材料 历史感 作者简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