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新虎

作品数:42被引量:16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滑坡公路隧道地质灾害地面沉降滑坡体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公路隧道》《西北地质科学》《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交通建设科技项目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公路隧道穿越煤系地层相关地质灾害处治技术探讨被引量:1
《公路隧道》2014年第4期24-27,共4页赵队家 毛新虎 
由于矿产资源的开采,使得地面下留下了许多不规则的采空区,上覆的岩层冒落塌陷,自下而上形成冒落带、裂隙带和整体移动带,并引起地表变形,给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营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年代久远的小煤窑采空区,对隧道工程危害极大,易...
关键词:公路隧道 煤系地层 煤矿采空区 地质灾害 处治技术 
山西某滑坡稳定性分析被引量:2
《山西建筑》2013年第33期56-58,共3页张振山 毛新虎 
根据山西某滑坡的边界条件、形态特征、结构特征和变形趋势,指出该滑坡处于蠕滑变形拉裂阶段,变形破坏形式为滑坡体沿底部基岩产生蠕滑,并通过对滑坡变形的宏观分析、变形监测,以及稳定性的计算与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关键词:滑坡 稳定性计算 蠕滑变形 
山西某滑坡稳定性分析及处置方案比较探讨被引量:3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5期745-750,共6页毛新虎 张振山 
针对山西某滑坡的边界条件、形态特征、结构特征、变形趋势,根据该滑坡体垂向上大致分为第四系全新统和上更新统、石炭系中统本溪组和上统太原组、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等三层,前缘由于长年遭受河水冲刷,使滑坡体前缘临空,滑坡是由土体的...
关键词:柏崖底滑坡 稳定性计算 工程防治 整体搬迁 处置方案比较 
某公路隧道进口边坡危岩体失稳分析及处治探讨被引量: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4期623-629,共7页毛新虎 张国文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在多山地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发育制约和影响着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崩塌、危岩体灾害,严重影响着当地与外界沟通的交通枢纽建设.山西省长平高速公路是连接山西省长治市与河南...
关键词:公路隧道 危岩体 崩塌运动 处治方案 
山西蒲县某不稳定斜坡治理设计探讨
《山西建筑》2011年第16期75-76,共2页张振山 霍长青 毛新虎 
针对山西蒲县某不稳定斜坡的发育现状、变形趋势,分析了斜坡形成原因,经过斜坡稳定性计算,提出相关治理设计措施,以确保治理后的斜坡稳定,保证坡下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不稳定斜坡 治理设计 稳定性验算 综合治理措施 
高等级公路隧无损检测探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2期290-295,共6页毛新虎 李建文 
地质雷达基于电磁波的反射原理,能够快速准确的定位隧道衬砌混凝土的质量缺陷.结合隧道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实际经验,从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三方面入手,对隧道质量无损检测的地质雷达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地质雷达 公路隧道 无损检测 衬砌内脱空 层间脱空 
应急引水工程水资源预测评价探讨被引量:3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3期565-570,共6页毛新虎 何丽军 郭俊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不断加强,致使盆地孔隙水及部分岩溶水形成诸多超采区和严重超采区,部分含水层被疏干,岩溶大泉流量大幅衰减或断流,水井枯竭或产流减少,水质恶化等环境地质问题.为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引水工程 排泄法 补给量法 岩溶水系统 
一种有效提升公路工程质量的新型组织模式探讨
《山西交通科技》2009年第3期1-4,共4页赵队家 毛新虎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标准日益提高,进入复杂地带建设高速公路的比重增大,新的问题、新的情况、新的矛盾不断出现,要求集思广益,深入研究探讨的技术问题越来越多,建设单位无论是从内外环境还是从市场需求等方面,都迫切需要一支在技术上能...
关键词:山西省 公路工程 专家技术咨询组 试验检测中心 
矿山地质环境变异的模糊综合评价被引量:5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1期160-164,共5页毛新虎 
利用现场调查收集灾害点和区域地质环境数据,将模糊综合评判应用到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在模糊综合评判时,由于评价因素较多,因此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评价集采用三级评价标准,即把地质灾害危险性划分为危险性小、危险性中等...
关键词:太原西山矿区 矿山地质环境变异 地质灾害 模糊综合评判 危险性 
矿山泥石流地质环境的模糊综合评价被引量:6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5期929-934,共6页毛新虎 周永昌 张国文 
泥石流是一种暴发突然,危害十分严重的地质灾害.它的发生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近年来,泥石流的发生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特别是人们对山区的开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诱发的人为泥石流.以太原西山矿区虎峪沟特大泥石流为例,应用模糊...
关键词:太原西山矿区 矿山泥石流 模糊综合评判 危险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