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燕清

作品数:64被引量:8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华人鸦片华侨包税制华人社会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八桂侨刊》《东南亚纵横》《世界民族》《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离散批评、“第三空间”理论与吧国公堂华人婚丧档案的解读
《八桂侨刊》2024年第1期13-21,94,共10页沈燕清 朱雨茵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稀见多语种未刊印尼华人婚丧档案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2BZS15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华人离散群体是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的重要载体。国内外学术界对海外华人婚丧文化史的研究多从离散批评的角度探析华人对中国传统婚丧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忽略了其日益呈现出来的在地化趋势。吧国公堂华人婚丧档案是现存稀见多语种未刊华...
关键词:离散批评 第三空间 吧城公堂 婚丧档案 
荷印吧城华人天花抗疫实践初探被引量:1
《八桂侨刊》2023年第2期21-30,92,93,共12页沈燕清 吴致静 
中国侨联课题“未刊多语种印尼华人公馆账簿整理与研究”(22BZQK236)阶段性成果。
华人移民吧城历史悠久,并构成其“东方外侨”的主体。荷兰殖民者对华人采取“分而治之、间接统治”的民族政策。1742年成立的吧国公堂是吧城华人精英分子管理华人社会内部事务的半自治性组织。间接统治政策给吧城华人的生存和发展带来...
关键词:间接统治 荷印吧城 华人 天花 
1950-1960年代《侨务报》对“两种教育制度”的舆论宣传
《八桂侨刊》2022年第1期49-57,共9页沈燕清 黄尧 Duan Zhuoting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大力试行“两种教育制度”,在各地兴办各种半农(工)半读学校。作为新中国侨务宣传的重要“喉舌”,《侨务报》对“两种教育制度”展开一个多层面、广泛性且形式多样的舆论宣传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效。1966年...
关键词:《侨务报》 “两种教育制度” 侨务 舆论宣传 
领事保护视阈下的非洲华助中心研究
《八桂侨刊》2021年第2期51-63,共13页沈燕清 
近年来我国领事保护案件出现常态化、群体化趋势,为形成海外华侨华人利益保护的长效机制,2014年以来国侨办在华侨华人人数超过10万的城市设立“海外华侨华人互助中心”。非洲是我国公民海外安全问题突出的地方,迄今安哥拉、尼日利亚、...
关键词:非洲 领事保护 华侨华人 华助中心 
1970-80年代中共归侨知识分子政策的拨乱反正及其借鉴——以《人民日报》相关报道为中心
《八桂侨刊》2020年第3期47-56,共10页沈燕清 
建国初期,随着海外高级知识分子的回流及东南亚侨生回国求学,我国的归侨知识分子群体逐渐形成。至改革开放初期,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的归侨知识分子多达40余万。建国后,中共知识分子政策曾经历一个由正确到错误再到拨乱反正的过程,归侨...
关键词:人民日报 中共 归侨知识分子 拨乱反正 
难民危机中的欧洲华人:民粹性民族主义的视角被引量:2
《八桂侨刊》2018年第1期30-37,53,共9页沈燕清 
2015年夏以来,深受战乱、贫穷困扰的中东、北非难民大量前往欧洲,形成二战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难民潮。随着难民危机的加深,欧洲各国出现民粹性民族主义复兴的势头,并对欧洲华人产生一定的冲击。总体而言,欧洲华人的文化素质和社会地位偏低...
关键词:难民危机 欧洲华人 民粹性民族主义 
吧国公堂华人丧葬管理研究——以《塚地簿》为中心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7年第4期51-62,共12页沈燕清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未刊公馆档案之印尼华人社会结构研究"(15BZS016)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论文利用吧国公堂《塚地簿》档案,回顾了吧城华人塚地的发展轨迹,分析了吧国华人丧葬管理机制和吧国公堂丧葬管理的特点,以及19世纪中期以后公堂丧葬管理面临的问题、管理职能的丧失。认为19世纪中期以前,面对数量不断增长的华人,统治...
关键词:印尼华人 荷属东印度 吧国公堂 丧葬管理 塚地簿A 
“伊斯兰国”在印尼的渗透、扩张及印尼政府的应对被引量:4
《东南亚南亚研究》2017年第3期9-15,共7页沈燕清 
2015年以来,随着以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强化对"伊斯兰国"的打击,"伊斯兰国"控制的"领域"不断缩水。为了谋求出路,"伊斯兰国"试图在中东以外的地区建立"哈里发国",并把印尼等穆斯林较多的东南亚国家列为选项之一,不断地向该地区进行渗透...
关键词:“伊斯兰国” 印尼 渗透与发展 对策 
从《公堂清册簿》看荷印吧国公堂的经济职能被引量:1
《东南亚南亚研究》2016年第4期88-93,共6页沈燕清 
在东南亚华人研究中,海外华人账簿具有重要的学术与史料价值。荷印吧国公堂档案中的“公堂清册簿”是现存数量不多、保存较为完整的珍贵史料,它分为公堂总清簿、公堂日清簿、公堂年结册及其它帐簿4个部分,总计80册,年代跨度为1840—...
关键词:公堂清册簿 荷印 吧国公堂 经济职能 
从《公堂通知簿》看荷印吧国公堂的社会职能被引量:1
《东南亚南亚研究》2016年第1期93-99,110,共7页沈燕清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未刊公馆档案之印尼华人社会结构研究"(15BZS016)的阶段性成果
"吧国公堂",即荷属印度尼西亚的"巴达维亚华人评议会"(the Chinese Council in Batavia),俗称"公馆"。"吧国公堂",建于1742年,终于1950年代,历经荷兰东印度公司时期和荷印殖民政府时期,其社会职能也有一定的变化,并呈现出不断弱化的趋...
关键词:《公堂通知簿》 荷印 吧国公堂 社会职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