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学

作品数:20被引量:6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高粱细胞质丝黑穗病选育报告高粱杂交种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辽宁农业科学》《作物学报》《杂粮作物》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粱杂交种辽杂12号选育报告
《杂粮作物》2002年第4期199-200,共2页邹剑秋 杨晓光 杨镇 朱凯 石玉学 赵淑坤 
辽杂 1 2号 (70 5 0A/6 5 4 )高粱杂交种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用自选不育系70 5 0A与外引恢复系 6 5 4杂交组配而成。该品种为A2 型细胞质 ,具有产量高、米质好、抗叶病、活秆成熟、抗倒伏、抗蚜虫、抗丝黑穗病、抗旱 ,抗涝、...
关键词:高粱 杂交种 辽杂12号 选育 
高粱杂交种辽杂11号选育报告被引量:1
《杂粮作物》2002年第1期14-15,共2页邹剑秋 杨晓光 杨镇 朱凯 石玉学 赵淑坤 
辽杂 1 1号 ( 70 5 0A/ 1 48)是以自选不育系 70 5 0A为母本 ,以外引恢复系选系 1 48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高粱杂交种。该品种高产、稳产 ;抗叶病 ,活秆成熟 ;抗蚜虫 ,抗丝黑穗病 ;抗旱 ,抗涝 ,抗倒伏 ,适应性广。一般产量 780 0kg/hm2 ...
关键词:高粱 杂交种 辽杂11号品种 选育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栽培要点 制种要点 
高粱杂交种辽杂10号选育报告被引量:4
《辽宁农业科学》1998年第1期55-56,共2页杨晓光 杨镇 邹剑秋 石玉学 
高粱杂交种辽杂10号选育报告杨晓光杨镇邹剑秋石玉学(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沈阳110161)1选育经过辽杂10号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于1990年以自选不育系7050A为母本,以自选恢复系LR9198为父本...
关键词:高梁 杂种 辽杂10号 杂交育种 
美国青贮饲料高粱的生产和研究被引量:8
《辽宁农业科学》1996年第6期38-40,共3页陈悦 潘世全 石玉学 
美国青贮饲料高粱的生产和研究陈悦潘世全石玉学(辽宁省农科院高粱所)美国是世界上高粱生产大国之一。青贮高粱和饲料高粱在高粱生产中占有一定比例,青贮高粱收获面积年均在350万亩左右,在干旱少雨年份播种面积较大,平均单产为...
关键词:青贮饲料 高梁 栽培 美国 
不同细胞质高粱柱头生活力的研究被引量:3
《辽宁农业科学》1996年第5期26-28,共3页陈悦 孙贵荒 石玉学 丛秀艳 
不同细胞质高粱柱头生活力的研究陈悦孙贵荒石玉学丛秀艳(辽宁省农科院高粱所)在高粱杂种优势利用中,亲本之一不育系柱头生活力的大小和生活持续时间的长短,对高梁制种产量及花期调节有直接关系。有人对不同不育系(相同细胞质,不...
关键词:高梁 细胞质 柱头 生活力 
引进的国外高粱种质资源的评价与利用
《作物品种资源》1995年第4期45-47,共3页曹嘉颖 陈悦 孙贵荒 石玉学 
对近几年从国外引入的高粱种质资源的22个性状进行调查研究表明,抗丝黑穗病、抗蚜、抗旱、抗叶病、抗倒伏等综合抗性表现普遍较好。国外不育系与中国恢复系组配的杂交种产量性状表现较好,杂种优势强,有些甚至可以直接应用。非迈罗...
关键词:高粱 种质资源 杂交种 不育系 抗性 
高粱杂交种辽杂5号选育报告
《辽宁农业科学》1995年第5期55-56,共2页潘景芳 孙贵荒 石玉学 
高粱杂交种辽杂5号选育报告潘景芳,孙贵荒,石玉学(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辽杂5号系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以Tx622A为母本,以自选恢复系LR115为父本,1984年冬在海南岛配制成杂交种。1985年进行产...
关键词:高粱 杂种 辽杂5号 杂交育种 
高粱F_3代抗丝黑穗病3号生理小种的遗传分析
《辽宁农业科学》1995年第4期13-16,共4页杨晓光 杨镇 石玉学 邹剑秋 李克成 
高粱F_3代抗丝黑穗病3号生理小种的遗传分析杨晓光,杨镇,石玉学,邹剑秋,李克成(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所)丝黑穗病3号生理小种近年来在高粱产区蔓延很快,原来的Tx622A由抗性寄主(对丝黑穗病2号小种免疫)变为感性寄...
关键词:高粱 杂种三代 丝黑穗病 抗病性 遗传 
A_3型胞质雄性不育系在高粱育种中的应用被引量:8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95年第4期19-21,共3页邹剑秋 杨晓光 杨镇 石玉学 
A_3型胞质雄性不育系在高粱育种中的应用邹剑秋,杨晓光,杨镇,石玉学(辽宁省农科院高粱所110161)根据国内外的报道,迄今为止,已发现高粱雄性不育系有A_1、A_2、A_3、A_4、A_5、A_6及9E等几种类型。...
关键词:高粱 育种 三系配套 
中国高粱起源初探被引量:13
《辽宁农业科学》1995年第4期42-46,共5页石玉学 曹嘉颖 
中国高粱起源初探石玉学,曹嘉颖(辽宁省农科院高粱研究所)瓦维洛夫(1926)在研究从全世界收集的各种作物样本后,认为高粱存在着二个起源中心。一是阿比西尼亚起源中心(今埃塞俄比亚)的粒用高粱。另一起源中心是中国的中部和...
关键词:高粱 起源 中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