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秀芳

作品数:7被引量:2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更多>>
发文主题:LIFCAFNA铝电解质炼铝更多>>
发文领域:冶金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稀土硅铁合金冶炼工艺及反应机理被引量:4
《广东有色金属学报》2000年第2期112-116,共5页张世荣 涂赣峰 马秀芳 任存治 张成祥 李春材 
综述了硅热法还原高炉渣、稀土富渣、稀土精矿及碳热法还原稀土氧化物、稀土富渣、氟碳铈精矿等生产稀土硅铁合金的工艺特点和技术进展 .指出碳热还原法较硅热法具有能耗低、稀土收率高、无工业废渣等优点 .分析了碳热还原法冶炼过程中...
关键词:稀土硅铁合金 硅热还原 碳热还原 冶炼工艺 
Na_3AlF_6-AlF_3-LiF-CaF_2系熔体的等溶初晶温度和等溶变温密度被引量:8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0年第1期109-112,共4页马秀芳 李德祥 陈建设 张世荣 谭德康 李国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93 74 1 58
基于 ( 2 .2 3~ 3.0 )NaF·AlF3 ( 0~ 5% )LiF ( 0~ 1 5% )CaF2 系熔体初晶温度、变温氧化铝溶解能力和变温密度的研究 ,首次得到了氧化铝溶解能力为 6% ,8%和 1 0 %时温度范围在 91 0~ 950℃的等溶初晶温度和密度在2 .0 4~ 2 .2 0...
关键词:铝电解质 等溶初晶温度 等溶变温密度 炼铝 
Na_3AlF_6-AlF_3-LiF-CaF_2系熔体变温密度的研究被引量:1
《有色金属》1999年第1期61-64,共4页马秀芳 张世荣 李德祥 陈建设 谭德康 李国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本文区别于以往的恒温性质,在较宽的成分区域内研究(2.23~3.0)NaF·AlF3-(0~5%)LiF-(0~15%)CaF2系熔体的变温密度,测定结果用三因子二次正交回归数学模型描述。与1000℃恒温性质相比,各因子对变温密度的影响规律出现...
关键词:铝电解质 密度 等值图 熔体 变温密度 
Na_3AlF_6-AlF_3-LiF-CaF_2系熔体变温电导率的研究被引量:10
《有色金属》1998年第4期77-81,共5页马秀芳 张世荣 李德祥 李国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本文依据三因子二次正交回归设计,在较宽的成分区域内研究铝电解工业常用电解质体系(2.23~3.0)NaF·AlF3-(0~5%)LiF-(0~     15%)CaF2系熔体的变温电导率.电导率的测定采用平行四电极法,它克服了熔盐高温及氟盐...
关键词:铝电解质 电导率 等值图 炼铝 电解 
TiB_2涂层用于三层液铝电解精炼中的性能研究
《有色金属》1997年第4期68-72,共5页郑青军 李德祥 马秀芳 
本文研究三层液铝电解精炼温度下,静、动态电解质和精铝液体对以石墨为基底的TiB2-石墨胶复合涂层的侵蚀、浸润性能,以及这种涂层在精铝液体中的溶解性能。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三层液铝电解精炼条件下,这种涂层的化学稳定性...
关键词:三层液铝 电解精炼 复合材料 
高品位氟碳铈矿焙烧分解过程的研究被引量:6
《广东有色金属学报》1997年第2期113-116,共4页张世荣 李红卫 马秀芳 
采用热重-差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高品位氟碳铈矿焙烧分解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氟碳铈矿的分解过程是分步进行的.低温时,RECO3F(RE代表Ce,La,Pr,Nd等)首先分解生成REOF;随着焙烧温度的提高,REOF发生相分离,生成Ce0.75Nd0.25O1....
关键词:氟碳铈矿 焙烧 分解 高品位 
三层液铝电解精炼新型固体阴极的研制被引量:1
《有色金属》1997年第2期68-71,76,共5页郑青军 李德祥 马秀芳 
本文研制了一种新型固体阴极材料,即以石墨为基底的TiB2复合涂层。初步研究表明,这种涂层与基底石墨粘结牢固,机械性能良好。我们期望把它做成三层液铝电解精炼槽的固体阴极,从而为降低极距、大幅度节省电能创造条件。
关键词:三层液 炼铝 电解 精炼 固体阴极 涂层 硼化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