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国仁

作品数:30被引量:604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泥沙数学模型模型试验三峡工程淤积更多>>
发文领域: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水运工程》《人民黄河》《科学通报》《泥沙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三维紊流悬沙数学模型及应用被引量:19
《中国科学(E辑)》2004年第3期311-328,共18页陆永军 窦国仁 韩龙喜 邵学军 杨向华 
"九五"三峡工程泥沙问题基础性研究(批准号:95-3-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50179015;50379027)
根据紊流随机理论,导出了各向异性紊流的Reynolds应力的数值格式将精细壁函数应用于边壁处理。将传统的悬沙运动、床沙级配控制方程推广到三维模型,给出了床面附近含沙量表达式,建立了三维紊流悬沙数学模型。用葛洲坝水利枢纽建库前后...
关键词:紊流 随机理论 非均匀悬沙 河床冲淤 三维数学模型 三峡工程 泥沙运动 
波浪作用下泥沙的起动规律被引量:32
《中国科学(E辑)》2001年第6期566-573,共8页窦国仁 窦希萍 李禔来 
全面分析了泥沙颗粒的受力情况.通过对颗粒间的黏结力、薄膜水固体性质导致的附加静水压力和波浪惯性力的考虑,导出了适用于粗、细颗粒泥沙起动的统一公式.该公式也反映了细颗粒泥沙起动流速随容重的变化.经国内外大量试验资料和现场观...
关键词:波浪作用 泥沙 起动规律 河口海岸 动力学 游泳惯性力 起动流速 
河口海岸全沙模型相似理论被引量:34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01年第1期1-12,共12页窦国仁 
在讨论了潮流和波浪的基本方程式及其相似条件之后 ,阐述了本文作者近年来在潮流和波浪作用下泥沙运动基本规律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悬沙和底沙物理模型的相似理论 ,特别是全沙变态模型的相似理论 .按此相似理论 ,可...
关键词:河口 海岸工程 泥沙 模型试验 潮流 波浪 
再论泥沙起动流速被引量:255
《泥沙研究》1999年第6期1-9,共9页窦国仁 
本文是作者40 年来研究泥沙起动公式的小结。文中对颗粒间的粘结力、水的下压力和阻力等有关参数进行了修改。通过瞬时作用流速,明确了三种起动状态间的关系,消除了起动切应力和起动流速间的不协调。对导得的起动切应力公式和起动...
关键词:泥沙 起动流速 临界发应力 起动规律 
长江口深水航道泥沙回淤问题的分析被引量:10
《水运工程》1999年第10期36-39,共4页窦国仁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一期工程正在顺利实施, 二、三期工程有待继续。该项宏伟工程能否取得预期效果, 关键在于泥沙回淤问题。文章简要介绍以泥沙数学模型为主, 以泥沙物理模型为辅的研究手段和对泥沙数模的验证; 分析了长江口...
关键词:航道 泥沙 模型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 回淤 分析 治理原则 
高含沙河流泥沙数学模型研究被引量:3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99年第2期107-115,共9页于清来 窦国仁 
本文推导了高含沙河流的控制微分方程组,在一定条件下,经适当简化,即转化为低含沙河流的控制方程组,可适用于类似黄河这类水沙条件变化较大的河流。确定了高含沙河流模型的参数,给出了适用高低含沙河流的计算程序。选择黄河小浪底...
关键词:高含沙河流 数学模型 参数 
长江口全沙数学模型研究被引量:42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99年第2期136-145,共10页窦希萍 李来 窦国仁 
在正交坐标系下,建立了能较好拟合长江口边界的平面二维潮流和全沙数学模型。应用1996年洪、枯两季大、中、小潮水文泥沙资料和1995年、1996年地形及8310和8615台风暴潮引起的南北槽淤积资料,对长江口的潮位、流...
关键词:长江口 潮流 悬沙 底沙 数学模型 
波浪潮流浑水动床模型相似律及应用实例
《河口与海岸工程》1998年第4期24-25,共2页窦国仁 
关键词:波浪 潮流 浑水动床模型 泥沙试验 相似律 
潮汐河口挖入式港池淤积研究被引量:9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96年第2期95-102,共8页林健 窦国仁 马麟卿 
通过分析和模型试验明确了潮汐河口挖入式港地的淤积机理,得出了港池淤积量的计算方法。文中还分析了口门方向对淤积量的影响。利用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对宝山钢铁厂成品码头的淤积量进行了估算,所得结果与实测基本一致。
关键词:河口泥沙 挖入式港池 潮汐 淤积 计算 
三峡工程变动回水区泥沙淤积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0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95年第4期327-335,共9页窦国仁 万声淦 陆长石 
为研究三峡工程变动回水区的泥沙淤积,建造了长达800m的全沙试验模型。模型范围包括长江和嘉陵江约200km的天然河段。进行了清水、浑水验证以及蓄水位高程为175、180和156m的长系列模型试验。明确了各蓄水位方案下...
关键词:变动回水区 泥少 淤积 冲淤平衡 三峡工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