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畔

作品数:5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媒介当下纪录片美丽乡村建设乡土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广播新闻生产的新契机与警惕“唯工具论”
《中国广播》2017年第8期39-42,共4页欧阳宏生 胡畔 
大数据对新闻传播产生了广泛影响,广播新闻已开始超越传统的采写编审程序和传播模式,用更便捷与快速的手段通过新闻数据的搜集、整合和分析,去发现和传播丰富的信息,体现出广播新闻更大的价值。面对中国新闻生产的新契机与新气象,本文...
关键词:大数据 广播新闻生产 媒介环境变迁 唯工具论 
媒介面具与受众认知被引量:6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74-80,共7页欧阳宏生 胡畔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研究专项项目"认知传播与后媒介时代传播"(2082704194150)
在媒介与受众之间互动频繁的今天,接受主体的媒介行为对整个传播过程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当前看似繁荣的后媒体时代,却面临着空前的尴尬。信息的海量与受众的无所适从,信息真假混淆与受众的是非难辨,唯利是图的利润目的和大众狂欢的...
关键词:后媒体时代 人格面具 媒介面具 受众认知 
交互传播中的移情效应及其实现途径被引量:14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174-178,共5页欧阳宏生 胡畔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研究专项项目"认知传播与后媒介时代传播"(2082704194150)阶段性成果
传播者对信息的采集制作传播以及受众对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和反馈,无不体现出个体或群体的内心情感倾向与价值观取向。在交互传播时代,随着公众对媒介参与机会的增加和能力的增强,移情效应在传播过程中体现得更加明显。本文以探讨移情...
关键词:交互式传播 移情效应 现实途径 
乡土历史与现实的传播使命——论当下乡土纪录片的认知传播作用与缺失被引量:8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110-113,共4页欧阳宏生 胡畔 
在众多的传媒载体中,纪录片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当下乡愁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宣传中,纪录片承担着重要的传播使命。本文结合央视推出的《记住乡愁》《美丽乡村》等乡土纪录片,对其以乡土文化符号为载体,旨在认知传播传统文化,弘...
关键词:乡土纪录片 传播使命 认知传播作用 美丽乡村建设 
论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符号指示性的灵活体现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年第12期126-126,共1页胡畔 
本文从符号指示性的角度,探讨语境中一些语素词素的指示作用,从动作的施事和受事分析汉语动词的使用,旨在对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恰当选用汉语动词做一些方法上的探讨。
关键词:汉语句子语境 施事 受事 多样灵活的动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