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国华

作品数:22被引量:4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西藏文学仓央嘉措情歌达赖喇嘛锡金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西藏研究》《中国民族》《西藏文学》《西藏艺术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时代雪域高原的新乐章 读《幸福的旋律:西藏脱贫交响曲》有感
《中国民族》2022年第4期46-47,共2页蓝国华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这是一个人民幸福的时代,这是一个有理想、有作为的作家何其有幸的时代。作家与人民同力同行,作品与时代同频共振。时代给了作家激情和灵感,人民给了作品温润和滋养。作品敲响了时代的洪钟大吕,作家奏出了人民的交...
关键词:同频共振 雪域高原 创先争优 洪钟大吕 强基惠民 交响曲 西藏 幸福 
新时代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挑战及实践路径被引量:11
《西藏研究》2022年第1期7-16,共10页蓝国华 
中央党校西藏县处级民族干部培训班(第70期)学员课题成果,指导老师:王小彬,组织员:李惠、黄各,课题组成员:蓝国华(执笔)、高军涛、汪刘艳、张金波、尹友樯、刘小斌、马建国、宋崇银、刘玉昌、达瓦次仁、杨继军、普布次仁。
新时代在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边疆巩固,有利于西藏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有利于西藏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有利于西藏社会和谐稳定、长治久安,有利于美丽西藏建设,同时也面临着反分裂斗争、发展不平...
关键词:新时代 西藏 中华民族共同体 
新变探索与积淀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西藏文学扫描
《西藏研究》2018年第5期163-169,共7页刘雅君 蓝国华 
改革开放40年来,西藏文学发展经历了两个大的历史时期,分别为:1978至1993年,新变探索期; 1994年至今,积淀发展期。其中每一个时期又可分为三个小的历史阶段。总体而言,改革开放以来的西藏文学,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在艺术形式上...
关键词:改革开放 40年 西藏当代文学 新变探索 积淀发展 
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文化繁荣发展路子与模式的思考
《西藏发展论坛》2016年第1期41-43,共3页蓝国华 李宏 
2011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课题<西藏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编号:XC1309)阶段性研究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发展观和文化发展方略日趋成熟完善,尤其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党对文化软实力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战略已经形成。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这些年来十分重视文化建设,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
关键词:西藏特点 文化繁荣发展 路子 思考 
试论和平解放后至民主改革前西藏汉语文学活动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6-12,153,共7页刘雅君 蓝国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藏当代文学史(1951-2011)"(项目号:12CZW078)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运用文学活动这一概念,对和平解放后至民主改革前西藏的汉语文学活动进行了考察,认为这一时期西藏汉语文学创作主体构成具有一定的群体性特点,传播媒介简陋及接受对象有限,亦缺乏整体的组织规划,并且受社会政治规约影响,因而具有鲜...
关键词:西藏汉语文学 创作主体 传播媒介 接受对象 组织机构 政治规约 
论“和平解放后”至“民主改革前”西藏汉语文学中的阶级规避现象被引量:1
《西藏研究》2014年第4期72-80,共9页刘雅君 蓝国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藏当代文学史(1951-2100)"(项目编号:12CZW078);西藏大学青年科研培育基金项目社会科学类"雪域新声:国家意识形态与西藏文学(1951~1959)"(项目编号:ZDPJSK201204)的阶段性成果
"和平解放后"至"民主改革前"的西藏汉语文学在特定时代政治背景下,于意识形态及阶级关系的处理上,呈现出鲜明的"阶级规避"特点,即其设法避开文学唤起"阶级意识"、不发挥其在社会任务方面的"组织能力",和不以其作为"阶级的武器"而进行"斗...
关键词:西藏汉语文学 阶级规避 直接避开 间接避开 
以文化建设推动西藏发展与稳定的路径和政策措施
《西藏发展论坛》2013年第4期21-24,共4页蓝国华 涂健 
大力进行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的积极作用,不仅是西藏发展与稳定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西藏发展与稳定的有效途径。这些路径和政策措施主要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西藏发展与稳定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加强文化传播建设,为西藏发展与稳定...
关键词:文化建设 西藏 发展与稳定 路径 
中国梦与南亚机遇被引量:3
《西藏研究》2013年第4期52-56,共5页蓝国华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一个人民的梦,一个开放的梦,一个共享的梦。中国梦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中国梦的内在属性和必然要求;中国梦的实现,最终也必将是和平发展...
关键词:中国梦 南亚机遇 和平发展 合作共赢 包容互鉴 
《狂人日记》蕴旨再探——从“因大笑”、“不妨”说起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2年第3期116-119,共4页蓝国华 刘雅君 
作为一部经典,《狂人日记》不仅暴露了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而且在字与字的缝隙之间,传达着更深的意义。"小序"中大哥的"因大笑"及"不妨"背后就透露出时人精神麻木的可悲。鲁迅在唤醒麻木,催促"走"的行动的同时,通过狂人这一艺术典型,...
关键词:《狂人日记》 蕴旨 麻木 走自识 
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的西藏期刊发展研究被引量:1
《西藏研究》2011年第6期92-104,共13页蓝国华 
西藏社会科学院2011年度精品课题"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的西藏期刊发展研究"(项目编号:XZSKY-DC-C-XW-2011-163)成果之一
西藏期刊的改革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无论是创新机制还是进一步捋顺体制内的各种关系,首先涉及的应是刊物的分类定性问题。其中,非民文类、非时政类的非(学报)学术类期刊在改革中应作出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更为积极的探索。民文类、时政类...
关键词:文化体制改革 西藏 期刊 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