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梅芬

作品数:14被引量:3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小麦诱变效应激光诱变小麦品种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种子》《核农学报》《核农学通报》《浙江农业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小麦收获指数和其它几个农艺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被引量:22
《核农学报》1997年第3期135-140,共6页张利华 许梅芬 
本文利用Hayman的双列杂交法对9个产量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籽粒产量、生物学产量、每穗小穗数和穗长存在上位性效应,收获指数、每穗粒数、株高、千粒重和每穗不孕小穗数符合加显遗传模型。株高以加性效应为主,表...
关键词:小麦 收获指数 产量性状 基因效应 
不同熟期小麦品种间杂种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种子》1997年第1期5-9,共5页张利华 许梅芬 
本文利用Hayman(1954)的双列杂交法对小麦9个产量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籽粒产量、生物产量、每穗小穗数和稳长存在上位性效应,收获指数、每稳粒数、株高、千粒重和每穗不孕小穗数符合加——显遗传模型。株高以加性效应为...
关键词:小麦 产量性状 遗传 双列杂交 
关于提高小麦蛋白质含量的思考和讨论被引量:4
《核农学通报》1995年第4期167-168,共2页许梅芬 
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组成,对食品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具有决定性作用。通过基因重组、置换特定碱基技术、人工诱变等手段可以选育出高蛋白高赖氨酸的优质小麦品种。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不仅受到遗传因子的控制,而且受到多种环境因子的...
关键词:小麦 蛋白质 赖氨酸 麦谷蛋白 诱变育种 
激光对小麦的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被引量:11
《应用激光》1995年第3期131-134,共4页许梅芬 
采用电泳法和微核技术,检测了激光对小麦L1代的诱变效应。电泳分析表明;激光确有提高酯酶活性的作用,研究结果还表明,激光能诱发小麦L1和L2代性状的变异。对L1代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在L2出现较多数量的高突变。处理中以1...
关键词:小麦 激光 酯酶同功酶 生物学效应 
不同诱变因素对小麦性状的影响
《激光生物学》1995年第2期642-645,共4页许梅芬 张利华 
以粉质、中杆、无芒小麦辐36为材料,分别用N_2激光、氮离子注入和射线三种诱变因素处理,对第二代植株高度有影响,经前二者处理的对株高有提高趋势,氮离子注入的,二代出现高杆植株占72.6%,1焦耳N_2激光处理的在二代...
关键词:小麦 诱变效应 N2激光 氮离子注入 ^50Co Γ射线 
气温对小麦产量因素的影响
《核农学通报》1994年第1期28-32,共5页许梅芬 张利华 
通过播期试验,采用LSR和性状相关系数等方法,统计分析了不同播期与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从中找出小麦的安全播种时期。试验表明:浙江省小麦的适宜播种时期为11月5日至11月15日,春性品种对气温的敏感性大于半冬性类型;过早或过迟播种...
关键词:气温 小麦 产量因素 
浙麦5号选育与应用
《浙江农业科学》1993年第6期270-271,共2页许梅芬 张利华 吴夏中 郑发奎 吴河元 
浙麦5号是1979年浙江省农科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与新昌县种子公司协作用60CO γ射线2.3万拉特辐照(镇7495×安徽11)F1杂交种子,采用单株选优,经多代选育及抗性鉴定于1985年定型,1986~1988年进行两年多点试种鉴定,1988~1990年参加绍...
关键词:小麦 浙麦5号 选择育种 应用 
应用酯酶同工酶技术分析激光处理小麦的诱变效应
《激光生物学》1993年第2期248-251,共4页许梅芬 王桂贞 张利华 
用He—Ne、Ar^+和CO_23种激光分别辐照小麦浙麦3号干种子,以不处理为对照(CK),在三叶期分别提取酯酶,应用等电聚焦聚丙烯酰胺疑胶(SDS—PAGE)电泳分析其酯酶同工酶,电泳模式表明,He—Ne激光、Ar^+激光处理后出现的酶谱同对照一样,主要...
关键词:同功酶 激光育种 小麦 酯酶 
应用酯酶同功酶技术分析激光处理小麦的诱变效应
《浙江农业学报》1993年第3期187-189,共3页许梅芬 王桂贞 张利华 
激光在遗传学上的效应主要使遗传物质DNA直接受损伤和诱发产生遗传突变。而同功酶是遗传位点的基因产物,同功酶的模式变化提供了基因表达和代谢变化的资料。因此,同功酶结构的差异主要反映了基因的差异。本文旨在利用酯酶同功酶酶谱分...
关键词:小麦 酯酶 同功酶 激光育种 
浙麦4号地区适应性分析
《浙江农业科学》1991年第5期213-215,共3页许梅芬 张仁彬 李培红 沈光钊 耿玉华 盛雪峰 
小麦是我省高产粮食作物,是主要商品粮之一。全省种植面积达400多万亩,就杭、嘉、湖地区来说,常年的小麦种植面积也有190万亩以上。因此,提高小麦单产对于提高全省粮食总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麦 浙麦4号 适应性 品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