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劲松

作品数:30被引量:13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水稻水稻新品种选育粳稻粳稻品种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稻米》《中国种业》《作物杂志》《农业科技通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水稻新品种吉粳112号的选育及应用被引量:3
《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14期7214-7215,共2页方秀琴 全成哲 郭晞明 赵劲松 张学军 叶来军 李朝峰 都兴林 
[目的]评价水稻新品种吉粳112的品质性状。[方法]介绍了吉粳112的选育经过,评价了其特征特性,分析了该品种的产量、抗性及品质表现。[结果]吉粳112的优点表现为:①高产,省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比对照平均增产4.5%和5.2%;②优质,12项检测...
关键词:水稻 吉粳112 选育 
水稻新品种吉粳112及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中国种业》2010年第5期63-63,共1页方秀琴 全成哲 郭晞明 赵劲松 张学军 叶来军 李朝峰 都兴林 
吉粳112是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1997年以东北163为母本、吉86—11为父本,通过混合系谱法选育而成。属中熟水稻新品种.生育期134d,需活动积温2800℃。主要优点:①高产,省区域试验、省生产试验比对照平均增产4.5%和5.2%:②优质,1...
关键词:水稻新品种 高产栽培技术 吉林省农科院 活动积温 系谱法选育 抗稻瘟病性 区域试验 生产试验 
优良中早熟水稻新品种长白15、长白16的选育及应用
《吉林农业科学》2007年第5期20-21,23,共3页张俊国 张三元 赵劲松 全成哲 孙强 郭桂珍 杨春刚 李彻 林秀云 
采用地理远缘、多亲本复交的育种方法,育成了优良中早熟水稻新品种长白15和长白16,长白15的主要优点一是高产,预试、区试平均产量8160kg/hm2,比对照品种长白9号增产5.85%,生产试验产量8281.5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5.7%;二是优质,主要品...
关键词:水稻 长白15 长白16 品种 选育 
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吉粳88选育研究被引量:10
《作物研究》2007年第3期222-226,共5页张三元 张俊国 赵劲松 李彻 林秀云 郭桂珍 杨春刚 孙强 
关键词:抗稻瘟病性 平均产量 吉玉 吉林省农科院 铁粳 区域试验产量 对照品种 标准品种 稻米品质 
水稻新品种吉粳503
《中国种业》2007年第6期65-66,共2页张俊国 张三元 赵劲松 全成哲 林秀云 李彻 郭桂珍 杨春刚 孙强 
吉粳503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于1999年以日本高产优质品种奥羽346为母本,以抗逆性强、大穗、少蘖的丰优207为父本杂交,当年冬在海南加代,2000年在所内进行F2代单株选拔,当选单株2000年冬继续在海南加代.并进行抗稻瘟病和...
关键词:水稻新品种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高产优质品种 海南加代 水稻研究所 抗逆性强 父本杂交 抗稻瘟病 
糯稻新品种吉粘6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农业科技通讯》2007年第5期24-24,共1页张俊国 张三元 赵劲松 全成哲 林秀云 李彻 郭桂珍 杨春刚 孙强 
吉粘6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于1997年采用品种间杂交方法,经多代选择及特性鉴定育成的中熟糯稻新品种,生育期136天,主要优点是穗大粒多,丰产性较好,抗稻瘟病性强,米质优良,粘性好,适应性广。
关键词:糯稻 品种 吉粘6号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国内外稻谷主要精深加工技术被引量:3
《中国稻米》2007年第2期14-16,共3页孙强 赵劲松 杨春刚 
本文认为食用优质稻谷的开发是稻米精加工的物质基础。阐述了国内外稻谷精深加工技术及产品类型,为大米企业产业化及科研单位新品种选育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稻谷 精深加工 技术 
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吉粳88选育报告被引量:10
《吉林农业科学》2006年第5期22-23,30,共3页赵劲松 张三元 张俊国 李彻 林秀云 全成哲 张学君 严永峰 
高产优质新品种吉粳88特点是半直立穗型、少蘖大穗、高产、优质、抗病、抗冷、耐肥抗倒伏,属晚熟品种。2004年在前郭县新立乡20hm2连片地块上进行大面积生产示范。秋季经国家专家组现场实地测产验收,产量为11 160.0kg/hm2,达到国家北方...
关键词:水稻 高产优质 吉粳88 选育报告 
稻瘟病的发生与防治被引量:4
《垦殖与稻作》2006年第5期58-60,共3页李朝峰 侯立刚 张学军 赵劲松 王贵才 
阐述了稻瘟病害的症状、发病过程,从品种的抗病性、气候、栽培管理等方面,分析了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稻瘟病 发生 防治 
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吉粳95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被引量:11
《中国稻米》2006年第2期24-24,共1页张俊国 张三元 赵劲松 林秀云 李彻 
采用品种间杂交育种方法,育成晚熟优良新品种吉粳95,吉林省预试、区试平均产量8.53t/hm2,比对照品种增产5.8%。米质极优,达到一等食用粳稻品种品质标准。抗逆性较强,适宜吉林省南部、辽宁省北部等生育期在145天左右的平原稻区种植。
关键词:吉粳95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