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生

作品数:8被引量:2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主题:聚合物驱岩屑床复杂结构井井眼清洁井段更多>>
发文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国外油田工程》《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油气藏评价与开发》《断块油气田》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聚合物类型、注液方式和层系组合方式对聚驱效果的影响实验被引量:2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3年第5期107-115,共9页卢祥国 郑凯亓 罗锋 曹伟佳 何欣 栾鹏飞 唐生 姜丽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抗盐型聚合物油藏适应性及其改进方法基础研究”(51574086);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太18-38井区注聚体系筛选及参数优化研究”(DQYT-0505003-2021-JS-51)。
目前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油技术的应用对象已经由一类储层向二、三类储层转移,原注入体系在注聚初期阶段的适应性较差,对高渗层的封堵能力弱,需要进一步评价注入体系和优化注入方式,以提高聚驱效果。因此开展了聚合物类型、注液方式和层系...
关键词:聚合物驱 聚合物类型 恒速/恒压 低渗层打开时机 物理模拟 机理分析 大庆油田 
弱碱三元复合体系深部液流转向能力及其作用机理被引量:1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17年第4期57-64,共8页金玉宝 卢祥国 孙哲 周彦霞 孙学法 唐生 王春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抗盐型聚合物油藏适应性及其改进方法基础研究"(51574086)
为了进一步探究弱碱三元复合体系深部液流转向能力及其作用机理,针对大庆油田储层地质特征和流体性质,以注入压力和采收率为评价指标,开展了聚合物溶液和弱碱三元复合体系渗流特性和驱油效果实验研究及作用机理探讨。结果表明,与等黏度...
关键词:弱碱三元体系 碳酸盐微颗粒 乳化作用 附加转向能力 提高采收率 机理分析 
钻杆旋转影响大斜度井段岩屑分布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4
《断块油气田》2014年第1期92-96,共5页孙晓峰 闫铁 崔世铭 唐生 王克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钻柱旋转作用的大位移井环空岩屑运移机制研究"(51204056);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复杂结构井优化设计与控制关键技术"(2011ZX05009-005)
为了研究钻杆旋转对复杂结构井大斜度井段环空岩屑分布状态的影响规律和钻井液-岩屑两相流动压降的变化规律,应用三维建模软件建立了复杂结构井大斜度井段物理模型,应用CFD动网格运动模型模拟钻杆在环空的旋转效果,流动域内采用Realiza...
关键词:钻杆旋转 复杂结构井 岩屑床 井眼清洁 压降 
碱-表面活性剂两相驱提高重油采收率被引量:1
《国外油田工程》2008年第12期4-6,共3页潘建军 唐生 
研究给出了重油油藏碱/表面活性剂驱采油机理的实验室岩心研究结果。将水和碱/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混合物注入到含有重油的岩心中。随着矿化度的不同,形成油包水和水包油乳状液体系,并且对形成的不同乳状液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在重...
关键词:重油油藏 碱-表面活性剂驱 开采机理 乳状液 实验室实验 
采用催化剂提高稠油产量的燃烧管实验
《国外油田工程》2008年第6期28-29,45,共3页潘建军 唐生 
本文对改善稠油燃烧的催化剂进行了评价。在燃烧过程中使用催化剂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油藏中原油的流度比。实验中将催化剂放入盛有取自墨西哥湾的12.5°API稠油的燃烧管中进行评价。有机金属催化剂在低浓度下就可以就地改进原油性质,省去...
关键词:稠油油藏 层内燃烧 催化剂 燃烧管实验 
纳米技术在石油天然气勘探及生产中的应用
《国外油田工程》2006年第11期37-39,共3页唐生 潘建军 胡淑娟 
纳米技术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新技术已进入各个领域,目前在石油天然气工业中也日显其极大的发展潜力。它将在纳米材料应用,石油生产设备制造、新型钻井液开发,以及各类井下测量工具的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石油天然气工业 纳米技术技术优势 发展潜力 
先进的油气勘探和生产技术所带来的环境效益
《国外油田工程》2006年第2期40-41,43,共3页潘建军 唐生 崔雅桂 洛扬 
总结了油气勘探和生产过程中取得的技术进步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环境效益。提供了勘探与开发工业在提高环境绩效方面的定量依据,研究分析了工业和社会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油气工业中技术改进对提高环境绩效所做的贡献。
关键词:油气工业 技术进步 环境效益 
杏十三区聚合物驱受效特点分析被引量:3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1年第2期122-124,共3页刘洪岩 王渝明 徐延平 杨福常 唐生 路忠军 
通过对杏十三区葡一组油层注聚后注入压力、吸液剖面及采出井受效特点分析 ,并与大庆其它注聚区块进行了对比分析 ,总结出了杏十三区聚合物驱油的动态变化特征及聚合物驱效果 ,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
关键词:聚合物驱油 注入压力 吸液剖面 采出井受效 驱油效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