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丽娟

作品数:23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生态文明产业集群生态文明建设基于互联网循环经济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投资研究》《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法制与社会(旬刊)》《开发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机理与现实路径
《开发研究》2024年第3期32-39,共8页姚丽娟 郜迅冉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习近平总书记论述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与鲜明特色,它既是对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方向的理论概括,也是对我国在新征程上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并非空中楼阁,它是我们党在深入探索社...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式现代化 生命共同体 生态文明 
我国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研究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71-74,共4页姚丽娟 
产业布局是一国整体和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影响着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决策及资源、劳动力等要素供需格局的演变。以产业布局演变为视角,分析我国自建国以来全国及地区产业布局的调整和发展,总结我国产业布局由均衡到非均衡再...
关键词:产业布局 地区性产业布局 全国性产业布局 演变规律 
以集群创新推进甘肃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与发展》2018年第10期187-188,共2页姚丽娟 
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低碳经济视阈下甘肃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研究";兰州交通大学科技支撑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ZC2012012);甘肃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兰州市碳承载率研究"成果之一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新时代甘肃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生态环境走文明发展道路的升华。着眼于"生态立省、集群创新发展",立足长远,和谐共生的思路,通过培育和发展具有集...
关键词:集群 生态文明 持续发展 
构建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8年第26期117-118,共2页姚丽娟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永远在路上,本文认为必须注重从体制机制上着手解决现实问题,探索建立符合客观规律的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长效机制和有效对策。
关键词:群众路线教育 整章建制 理想信念 
基于互联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学习系统的设计
《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7期45-46,共2页姚丽娟 
甘肃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310RJZA035);兰州交通大学科技支撑基金资助项目(编号:ZC2012012)
分析了互联网中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和培训有关的性能,并结合心理学中对先前知识、智力、个性、认知风格等影响学习的个人因素的研究成果,设计了适于思想政治教育'封闭'式和'开放'式学习的两种智能学习系统。
关键词:个别化学习系统 认知风格 思想政治教育 
基于产业集群推动甘肃低碳经济的发展
《生产力研究》2017年第4期11-13,32,共4页姚丽娟 
甘肃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兰州市碳承载率研究"(1310RJZA035);2013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低碳经济视阈下甘肃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研究"(2013A-057);兰州交通大学科技支撑基金资助项目(ZC2012012);兰州交通大学金川公司预研基金项目(JCYY2013014);"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兰州循环经济发展研究"项目成果之一
低碳经济是甘肃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形式,将深刻地影响甘肃产业集群的发展前景。文章通过甘肃在产业集群发展中有效促进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产业集群成为推动甘肃低碳经济发展的内生力量,分析了甘肃低碳经济在生产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和...
关键词:甘肃 产业集群 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 
中小型城市包容协调发展研究——以武威市为例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31-36,共6页姚丽娟 杨卓龙 
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低碳经济视阈下甘肃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研究"(2013A-057);甘肃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10RJZA035);兰州交通大学科技支撑基金资助项目(ZC2012012)
结合武威市城镇化建设与工业化发展相互促进的作用机制,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来分析影响武威市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对未来武威市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武威市城镇化与工业化进一...
关键词:城镇化 工业化 指标体系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新农业发展之路研究被引量:4
《金融经济(下半月)》2016年第1期17-19,共3页姚丽娟 
甘肃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兰州市碳承载率研究"(项目编号:1310RJZA035);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低碳经济视阈下甘肃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3A-057);兰州交通大学科技支撑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ZC2012012);兰州交通大学金川公司预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JCYY2013014);兰州交通大学青年项目"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兰州循环经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4049)成果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企业已经在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了较为广泛的运用,促进诸多产业实现了交汇和融合,传统的农业领域也不例外。近几年,从中介服务、农资销售到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互联网的力量已经渗透到农业的整个产业链...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 重要性 发展对策 
甘肃农业剩余劳动力规模测算及其转移对策被引量:1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102-106,共5页姚丽娟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10RJZA035);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213021);兰州交通大学科技支撑基金资助项目(ZC2012012);兰州交通大学金川公司预研基金项目(JCYY2013014)
甘肃作为欠发达省份,二元经济特征明显,农业部门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能否成功转移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文章采用新古典生产函数方法,利用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农业部门的经济数据,测算了各年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根据...
关键词:生产函数 劳动力转移 对策 
基于低碳环保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新型工业化发展研究被引量:2
《经济研究参考》2014年第53期38-39,共2页姚丽娟 
2013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低碳经济视阈下甘肃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研究";兰州交通大学科技支撑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ZC2012012);兰州交通大学金川公司预研基金(项目编号:JCYY2013014);甘肃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兰州市碳承载率研究"成果之一
一、引言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构想的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周边的城市纷纷着手抢抓机遇,甘肃段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通道,为促进中国与中西亚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经济带建设 丝绸之路 甘肃段 工业化发展 环保 低碳 经济文化交流 总书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