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勤波

作品数:15被引量:5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第二炮兵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电子侦察解模糊数字化参数估计极值更多>>
发文领域:电子电信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电子与信息学报》《现代雷达》《数据采集与处理》《电讯技术》更多>>
所获基金:军队科研计划项目电子对抗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数字化宽带测向系统中天线阵列基线设计被引量:1
《电讯技术》2011年第9期6-9,共4页姜勤波 刘志强 马红光 
为了进一步提高干涉仪的测向精度,增强对宽带信号的适应能力和扩展系统的工作频率范围,论述了在工作频率范围和测向精度约束下如何设置天线阵列基线的问题,得到了系统测向不模糊的条件和测向角的最优线性无偏估计(BLUE)解。仿真实例表明...
关键词:宽带测向系统 干涉仪 天线阵列基线 相位差测量 解模糊 
数字化宽带测向系统中的概率解模糊算法被引量:1
《电讯技术》2011年第8期16-19,共4页姜勤波 廖平 王国华 
为了进一步提高干涉仪的测向精度,增强对宽带信号的适应能力和扩展系统的工作频率范围,以实现数字化宽带测向系统,提出了概率解模糊模型和基于最大后验概率的快速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解模糊速度快,解模糊能力强,误解模糊概率低,...
关键词:宽带测向系统 相位差测量 解模糊 最大后验概率算法 
雷达全脉冲的数字分析方法研究被引量:1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08年第3期7-11,共5页杨利峰 姜勤波 
提出了一种雷达全脉冲分析算法——极值序列分析法。该算法能够分析雷达脉冲的载频、脉冲幅度、脉冲宽度、信噪比、脉冲到达时间、脉冲包络特征参数和脉内调制参数。该算法的特点是:参数测量精度高;识别信号类型准确率高;算法速度快和...
关键词:雷达全脉冲 信号处理 
比幅测向体制测向性能分析被引量:12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07年第5期7-9,46,共4页杨利锋 姜勤波 
对比幅测向体制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定义了各个相关部分的参数,得到了通道参数与系统参数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比幅测向 全角功率点 
雷达信号全脉冲数据分析的极值序列分析方法(二)被引量:2
《数据采集与处理》2007年第3期347-352,共6页姜勤波 马红光 杨利锋 
针对脉冲雷达提出了一种新的雷达信号全脉冲数据分析算法——极值序列分析法。该算法能够分析雷达信号的脉冲脉幅、脉宽、到达时间、信噪比、载频、脉冲包络特征参数和脉内调制特征参数。该算法具有参数测量精度高、识别调制类型准确率...
关键词:雷达信号 调制类型 参数估计 极值序列分析 
雷达信号全脉冲数据分析的极值序列分析方法(一)被引量:4
《数据采集与处理》2007年第2期212-217,共6页姜勤波 马红光 杨利锋 
针对脉冲雷达提出了一种新的雷达信号全脉冲数据分析算法——极值序列分析法。该算法能够分析雷达信号的脉冲脉幅、脉宽、到达时间、信噪比、载频、脉冲包络特征参数和脉内调制特征参数。该算法具有参数测量精度高、识别调制类型准确率...
关键词:雷达信号 调制类型 参数估计 极值序列分析 
脉冲重复间隔估计与去交织的方正弦波插值算法被引量:8
《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年第2期350-354,共5页姜勤波 马红光 杨利锋 
在高密度复杂信号环境中,根据脉冲到达时间提取脉冲重复间隔并去交织是一个常用方法。但由于存在严重的倍周期干扰和脉冲重叠现象,传统的脉冲重复间隔估计算法在高密度复杂信号环境中性能急剧下降。为了克服上述缺点,该文提出了一种的...
关键词:脉冲重复间隔 信号分选 去交织 
一种新的雷达脉冲信号的非匹配检测算法被引量:7
《现代雷达》2006年第11期36-40,共5页姜勤波 马红光 杨利锋 
在电子侦察领域中,传统的雷达脉冲信号检测是基于包络检波的非匹配检测。为了提高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对雷达脉冲信号的检测概率和参数估计精度,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雷达脉冲信号的非匹配检测算法———极值序列分析法。该算法可在低信噪比...
关键词:电子侦察 信号检测 极值序列分析 
机载单站多目标无源定位算法被引量:10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6年第7期946-948,964,共4页姜勤波 杨利锋 马红光 
电子对抗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课题(51435030105QT2201)
针对当前机载单站对多目标定位精度不高和对多目标信号分选要求过高的不足,提出了基于贝叶斯后验概率最大化原理的机载单站多目标无源定位算法。该算法直接利用干涉仪获得多目标的混合相位差序列,同时融合载机的运动模型和多目标位置先...
关键词:电子侦察 无源定位 多目标 信息融合 
激光非接触式三坐标测量系统的几何参数标定方法被引量:2
《激光杂志》2005年第1期73-75,共3页石成英 林辉 姜勤波 翟晓颖 
针对文献[1 ] 介绍的回旋壳体内外曲面三坐标激光非接触测量系统 ,叙述了其扫描工作过程 ,讨论了测量数据的坐标转换 ,重点讨论了几个几何参数的标定方法。
关键词:激光 非接触测量 几何参数标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