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洋

作品数:6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抗战时期对华援助图书馆协会边境冲突二战时期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战线》《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抗战时期美国图书馆协会对华援助的初步考察被引量:1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70-74,共5页孙洋 
抗战期间,日本疯狂轰炸中国的文化机构,大量珍贵的图书资料在战乱中被毁。美国图书馆协会对中国高校、图书馆进行了援助,使战时中国得到了宝贵的书籍。虽其行为要受到美国国务院的制约,但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中美文化交流的目的,同时也...
关键词:美国图书馆协会 中美关系 对华援助 
抗战时期美国邀请中国学者赴美考察管窥
《兰台世界(上旬)》2011年第10期42-43,共2页孙洋 
提到二战时期美国的对华援助,人们耳熟能详的是美国对华经济和军事援助。实际战时中美两国间还蜿蜒着一条鲜为人知的文化交流纽带。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对中国实施了文化援助计划,其中的子计划之一便是邀请中国学者赴美考察。
关键词:中国学者 赴美考察 抗战时期 美国 文化交流 珍珠港事件 对华援助 二战时期 
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专家援华计划探析
《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8期271-272,共2页孙洋 
1942年1月29日,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Cordell Hull)电告驻华使馆开展文化援助计划,用美国的“先进科技、社会科学、工业科技等,提高中国生活水平,改善偏远地区的生活条件,鼓励教育、社会发展。这样中国就能在战争中加倍努力...
关键词:太平洋战争时期 美国专家 工业科技 文化计划 援助计划 驻华使馆 社会科学 生活水平 
日本殖产兴业政策的实行与铁道知识的传入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17-18,28,共3页孙洋 弋慧莉 
"殖产兴业"政策是明治政府为发展资本主义而制定的重大经济政策。政府于1871年派出以岩仓具视为正使的代表团远赴欧美,其中对有关铁道信息的收集为铁道知识在日本的传播作了舆论上的准备。
关键词:殖产兴业 岩仓使团 铁道知识 
熊泽蕃山经济思想探析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345-347,共3页孙洋 
日本江户前期熊泽蕃山的农本主义经济思想颇具时代特色,他提出一些有利于武士阶级生存发展的经济学说,理论基础是源于蕃山所受的儒家思想教育,也与当时社会因素息息相关。虽然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但在当时也代表武士的阶级属性。为江...
关键词:江户前期 熊泽蕃山 农本主义 经济思想 
中俄“兴凯湖勘界”过程及清政府靖边政策的变化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336-338,共3页孙洋 
1860年,沙俄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中国4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1861年,俄国重演了武力威胁故伎,蚕食兴凯湖地区大片领土。激起局部边境冲突,清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靖边措施。
关键词:中俄关系 兴凯湖地区 勘界 边境冲突 靖边政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