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宇

作品数:11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东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新闻报道新闻价值新闻诉讼新闻事实舆论监督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新闻爱好者(下半月)》《新闻爱好者》《新闻知识》《当代传播》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旧闻新报:谈谈回顾式新闻报道被引量:3
《新闻知识》2009年第7期45-46,共2页张平宇 
强调时效,力求最大程度地缩减新闻事实的发生与报道出去这两者之间的时间距离,迅速及时地把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出去,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特征。但是,一些尽管是过去发生的重要事实,但人们并不知晓或了解并不完全,现在仍然是受众欲知...
关键词:新闻报道 旧闻 时间距离 新闻事实 事实报道 新闻价值 信息 受众 
案例报道:法制宣传的一种有效形式——浅析宣教类案例报道的特点及写作
《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2期23-24,共2页张平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从中央到地方的法制报刊,以及各级各类新闻媒体设置的相关法制栏目都纷纷采用各种报道形式进行法制宣传。当今社会,法制宣传服务的相关报道早已成为我国媒体新闻工作的常态内容。而通过报道分析...
关键词:案例报道 法制宣传 有效形式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写作 新闻媒体 法制报刊 报道形式 
多样化新闻时态VS传统报道模式
《新闻知识》2008年第5期76-77,共2页张平宇 
语法上的时态主要用以表示时间的差别。就新闻而言,时间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传统的新闻学对此有过不少的论述。我国通行的新闻著名定义便是陆定一的“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西方还有诸如:“今天的新闻是金子,昨天的...
关键词:新闻时态 报道模式 传统 多样化 表示时间 时间效率 新闻报道 新闻价值 
论典型报道的利弊得失
《新闻爱好者》2008年第3期21-22,共2页张平宇 
典型报道可以说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在我国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特别是党报党刊等主流新闻媒体上的许多人物通讯、经验消息、工作通讯以及一些事件通讯都经常采用典型报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许多先进典型...
关键词:典型报道 利弊得失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主流新闻媒体 新闻报道形式 人物通讯 党报党刊 社会效益 
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疏导功能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7年第4期9-10,共2页张平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是一个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不断协调统一的过程。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建立在分工合作基础上的有机体,社会机体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关联的,在其保持平衡状态时,社会呈现出一种平...
关键词:构建和谐社会 疏导功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平衡状态 社会矛盾 协调统一 合作基础 社会机体 
法制新闻中的客观报道被引量:1
《当代传播》2006年第3期92-94,共3页张平宇 
在许多涉及纷争的案件报道中,记者运用客观报道的一些有效方法,可以较好地防止报道的片面性和绝对化,以避免卷入不必要的纠纷。本文阐述、分析了客观报道的一些常用手段:事实与意见分离,新闻来源交代,保持平衡和对等,第三者写作角度,引...
关键词:客观报道 案件新闻 方法 
试论将来时态新闻报道
《新闻知识》2006年第5期35-37,共3页张平宇 
语法上的时态主要用以表示时间的差别。就新闻而言,时间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传统的新闻学对此有过不少的论述。我国通行的新闻著名定义便是: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西方还有诸如:“今天的新闻是金子,昨天的消息是银子,...
关键词:新闻报道 将来时态 表示时间 时间效率 新闻价值 新闻学 消息 
灾难报道中的媒体责任及报道准则被引量:4
《当代传播》2005年第4期93-95,共3页张平宇 
灾难在任何社会都备受人们关注.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自然也就成为记者和公众都十分关注的热点领域.对于媒体和记者来说,面对灾难性事件,媒体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记者应如何把握此类事件的报道?怎样报道才能使灾难性事件的负面影响降低到...
关键词:报道准则 媒体责任 灾难报道 灾难性事件 社会责任感 负面影响 准确把握 记者 公众 
谈谈现象性新闻及其特点
《新闻知识》2005年第4期55-57,共3页张平宇 
现象性新闻是对社会生活中新出现的某些热点现象进行的报道.是近年来新闻报道中常见的新类型.和传统"一事一报"的新闻报道模式不同,现象性新闻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往往是能够集中反映某一类现象的若干个事实.报刊常见的"某某现象扫描"、"...
关键词:新闻报道 现象 新闻事实 报刊 特点 模式 热点 反映 透视 
舆论监督:法律环境的改善和重构被引量:1
《广东商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88-92,共5页张平宇 邹大有 
要使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环境得以改善,真正进入良性运行的状态,须从立法入手,体现对舆论监督的适度宽容、倾斜,并在相关权能和利益的冲突间保持平衡、协调,建立起由立法、司法、行政、新闻等全社会多方合力共建的舆论监督保障体系。
关键词:舆论监督 法律环境 中国 新闻诉讼 立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