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良

作品数:54被引量:9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俗字字词词语考释敦煌文献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语文》《中国语言学研究》《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明清小说俗写札记二则
《长江学术》2024年第4期103-109,共7页曾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宋元明清文献字用研究”(19ZDA315)。
研究汉语史需要运用古籍材料,而文献中存在俗字的问题,有的俗字与另一个词的写法刚好同形。明清小说有的“爷爷”的字面来自“爹爹”的俗写;“抖”字一个字形,在不同文本中可能记录的是多个词,必须灵活处理。“纠”“抖”字在具体文献...
关键词:汉语历史词汇 俗字 “爷爷” “纠” “抖” 
略谈汉语历史词汇的形音义研究视角
《中国语言学研究》2024年第1期20-38,共19页曾良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宋元明清文献字用研究”(19ZDA315)阶段性成果
研究汉语史中的词汇及其发展演变涉及多角度、多层次的视角。汉语史的发展中贯穿着规范与不规范的问题;规范的通语是主流,各地的方俗语是通语的地方变体,对通语有影响和促进。研究利用的文献语料有正音和俗音、正字与俗字、雅言义与方...
关键词:历史词汇 多重视角 形音义 
杂字俗写音义考三则
《汉字汉语研究》2024年第1期87-95,127,共10页曾良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宋元明清文献字用研究”(19ZDA315)的阶段性成果。
杂字属于民间文献,俗字众多。本文以原始杂字文献为材料,对杂字的“冇、■”“青竹蛏”“■蟧”三组俗字进行了解读。一个俗字可能对应多个词。在不同的方言词汇系统中,同一个字可能意义的范围不一样。方言俗字必须联系词音、词义去考察。
关键词:俗写 杂字 解读 
古籍俗写的音义及词义梳理
《汉语史学报》2023年第2期88-99,共12页曾良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宋元明清文献字用研究”(19ZDA315)阶段性成果
古籍中有大量的俗字,这些俗写的音义值得关注和梳理。本文探讨了戏曲中的“坬”字及其相关的俗字音义;阐述了由“磔”产生的“拆”“扎”“挫”“揸”“斥”“拓”“乍”等相关字面以及读音问题;认为“萧郎”“萧娘”跟箫史、弄玉有关系。
关键词:俗字 音义关系 词义梳理 
元散曲字词考
《中国训诂学报》2021年第1期177-184,共8页曾良 
元散曲中不少字词值得详考。有的口语词因语音变化而写作不同的字面,有的是俗写,有的是文字上的习惯通用,这些文字使用情况很有研究价值。这里以“半拆”“䈇篱”“抽店”“隐”以及“篆”与“串”通用等为例,对元散曲的字词做了解读。
关键词:元散曲 字词 考释 
略谈汉语史中词的俗音俗写研究被引量:1
《中国语文》2021年第4期490-494,共5页曾良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宋元明清文献字用研究”(19ZDA315)阶段性成果。
汉语史的研究脱离不了原始古籍语料文献,古籍文献存在大量的俗字问题,不可回避。同时,汉语历史悠久,中国疆域广大,存在通语与方俗语、正音与俗音、正字与俗字等诸多层面,还有不同语音层次、不同时代字用差别等问题,这些方面值得我们重...
关键词:汉语史 方俗语 俗音 俗字 通语 中国疆域 正字 古籍文献 
古籍文献字词札记四则被引量:2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30-34,共5页曾良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宋元明清文献字用研究”(19ZDA315)。
研究汉语历史词汇,难免要与古籍打交道。古籍中有大量的俗写,必须正确解读。一词往往有多种俗写,有的俗字甚至跟另一个词的正字同形。以“䆘”“泼”“撓”“㼘”等字形为例,对其语义作了考释。
关键词:俗字 古籍 考释 
“跑”的奔跑义来源考被引量:2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35-39,共5页曾良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元明戏曲文献字词关系研究”(17AYY016)
汉语表奔跑义的常用词“跑”,其音义来源不明,这里试加探讨。从汉语历史词汇角度看,“跑”来自“.”“赴”,有多种异写;“赴”有多个义位,在句子的组合关系中,其中一个义位发展为“跑”,用义素分析法能表述得更清楚,并分析了语音的可能...
关键词: 音义来源 演变  
高僧史传字词零札被引量:1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1-7,共7页曾良 王李夕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字发展通史”(11&ZD126);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元明戏曲字词关系研究”(17AYY016)
佛教高僧史传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由于高僧传记往往涉及到古籍俗写、佛教义理、图书目录、用典、梵汉对译等诸多因素,文本语义解读颇为不易。择取僧传若干字词加以考释。
关键词:僧传 字词 考释 
俗写与历时词汇探讨举隅被引量:1
《语言研究》2017年第1期89-94,共6页曾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字发展通史"(11&ZD126)
汉语历史词汇的发展往往与俗写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壇陆"、"嚷"、"塔橙"、"杪板"、"坌"和"吆喝"必须通过俗写考释其语义及来源。
关键词:俗字 历时词语 考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