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慧社

作品数:9被引量:50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石家庄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构造样式前陆盆地前陆盆地演化冲断带平衡剖面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煤田地质与勘探》《新疆地质》《地学前缘》《中国海上油气(地质)》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斜向挤压构造的物理模拟及其对焉耆盆地构造解释被引量:11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2年第5期5-7,共3页周建勋 朱战军 梁慧社 
针对焉耆盆地的实际构造问题 ,设计了刚性边界基底均匀收缩斜向挤压砂箱实验模型。实验结果表明 ,斜向挤压情况下 ,挤压带边界方向和挤压方向对构造线走向起控制作用 ,其中边界方向的控制作用更加显著。斜向挤压作用与压扭作用不完全等...
关键词:斜向挤压构造 砂箱实验 物理模拟 焉耆盆地 压扭作用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裂陷盆地与伸展山岭耦合机制被引量:138
《地学前缘》2000年第4期477-486,共10页刘和甫 梁慧社 李晓清 殷进垠 朱德丰 刘立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 96 72 15 4)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伸展构造系包括由松辽盆地、华北盆地和江汉盆地等构成的裂陷盆地 ,以及由大兴安岭、太行山及雪峰山等构成的伸展山岭。从大陆裂解和伸展构造动力学来看 ,主要存在底侵作用、对流作用和拆层作用 3种机制。因此裂陷盆...
关键词:裂陷盆地 伸展山岭 底侵作用 对流作用 耦合机制 
平衡剖面正演模拟技术在松辽盆地构造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12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第2期1-4,共4页张功成 梁慧社 徐宏 蔡希元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合理的进行构造解释是油气勘探至关重要的环节.平衡剖面正演模拟可以快速、有效地检验地震解释的正确性,提供合理的解释模型.同时可以动态地显示构造变形历史,为研究油气的形成与演化提供依据.根据剖面要素与构造变形的关系,选择...
关键词:正演模拟 平衡剖面 构造分析 松辽盆地 油气勘探 
库车坳陷地质结构及油气带预测被引量:3
《新疆地质》1998年第1期49-57,共9页康志宏 梁慧社 
利用油气地震勘探成果和露头的岩性资料 ,对库车坳陷地震层序进行划分 ,初步认为第三系膏盐层和三叠 -侏罗系煤层及泥岩是分布比较稳定的区域性软弱层 ,构成了区域内的主要滑脱面。将库车坳陷划分 6个构造带 ,对库车坳陷的构造样式进行...
关键词:库车坳陷 前陆盆地 平衡地质剖面 油气聚集 
新疆塔里木盆地构造样式研究被引量:4
《河北地质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268-277,共10页梁慧社 刘和甫 
"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塔里木盆地是一个复合叠加的大型含油气盆地,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的影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构造样式,笔者从形成盆地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出发,将塔里木盆地的构造样式划分为压缩构造样式,伸展构造样式和走滑构造样式三种基本类型。再根...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 构造样式 反转构造 
平衡剖面正演模拟在塔里木盆地地震解释中的应用被引量:2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5年第1期69-74,共6页夏义平 梁慧社  
平衡剖面技术近十几年已成为油气勘探的一项基本技术。平衡剖面正演模拟可以迅速、有效地检验一种假设,为解释人民提供合理的模型。同时正演模拟可以动态地显示构造变形历史,为研究油所的形成演化提供依据。对塔里木盆地实际剖面的模...
关键词:平衡剖面 正演模拟 塔里木盆地 地震解释 应用 双重构造 断弯褶皱油气勘探 
天山两侧前陆冲断系构造样式与前陆盆地演化被引量:129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727-741,共15页刘和甫 梁慧社 蔡立国 夏义平 刘立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9712136)资助
天山造山带呈W形结构,由V形结构的南天山和北天山复合而成。两者具有不同的造山模式。南天山自震旦纪开始张裂,扩展为被动大陆边缘和洋盆,在志留—泥盆纪时俯冲,延续至石炭纪碰撞,旋回时限达400Ma以上,应属威尔逊旋回造山模式。北天山...
关键词:造山模式 构造样式 前陆盆地 冲断带 天山 
川西龙门山冲断系构造样式与前陆盆地演化被引量:215
《地质学报》1994年第2期101-118,共18页刘和甫 梁慧社 蔡立国 沈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487002)
龙门山冲断系构造样式按卷入深度,可分为基底冲断层-挤压断块与盖层褶皱-冲断系两大类。在剖面上将龙门山构造带划分为5个带。龙门山冲断系扩展顺序分为:前期由推覆作用引起的前展式扩展;后期由重力滑覆作用引起后展式扩展。据平衡剖面...
关键词:冲断层系 构造样式 前陆盆地 断层 
川西龙门山褶皱—冲断带构造研究被引量:4
《河北地质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407-414,共8页梁慧社 刘和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褶皱—冲断带的研究对于揭示地球演化历史及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本文以龙门山构造带为例,从几何分析入手,对该构造带的区域地质背景、构造变形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龙门山构造带是特提斯构造演...
关键词:褶皱带 冲断带 地质构造 龙门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