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北

作品数:19被引量:6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文化传承旅游资源民族关系政治蒙元时期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青海民族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展》更多>>
所获基金: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甘肃社科规划项目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丝绸之路文化传承、弘扬与创新发展的路径研究
《现代商业》2022年第32期129-134,共6页蒲利利 王三北 
兰州大学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院甘肃省乡村文化旅游新业态与融合发展研究项目(xyjj2019007);青海省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黄南州文化旅游示范区文旅融合发展评价及路径研究》(19050)。
本文以丝绸之路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创新发展的路径为目的,通过对文献梳理、入境旅游人次和增长率的统计分析后发现:传统丝绸之路随着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合流和交互发展,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立体交通网络的构建、交流形式和手段的重...
关键词:丝绸之路 人流 物流 信息流 旅游 文化复兴 
甘肃黄河文化与丝路文化的精神特质及时代价值被引量:2
《发展》2021年第8期12-19,共8页课题组 王三北 蒲利利 蔡立群 高亚芳 薛昭军 唐维晨 吕文涓 吴永斌 蔺国勤 颜震楠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8月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支撑。甘肃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世界文明史 敦煌研究院 文化强省建设 丝路文化 华夏文明 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 
元曲起源新论被引量:1
《戏曲艺术》2014年第1期38-44,共7页王三北 任金龙 
元曲起源于金元鼎革之际的平阳、真定、东平等汉人世侯领地。这些汉人世侯领地首先兼备了元曲的形式诸宫调和元曲的材质金院本的结合。因此,从学理上讲,平阳、真定、东平等汉人世侯领地才是元曲产生和发展的真正源头。元曲之所以起源于...
关键词:元曲 汉人世侯领地 起源 
回归原义的旅游资源评价模式重构——以丝绸之路甘肃段旅游资源为例被引量:4
《开发研究》2012年第6期111-114,共4页王三北 王宁 魏鹏 郑先芳 
甘肃社科规划项目"甘肃省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补偿政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国标《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由于游客视角缺失、因子赋值不够科学等问题亟待改进。本文立足于旅游资源评价模式的反思与改进,回归旅游资源概念原义,全面重构了旅游资源评价模式的内容、主体与过程,并以丝绸之路...
关键词:旅游资源 评价 模式 
基于政治稳定要求的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业优化发展研究被引量:2
《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248-251,共4页魏鹏 王三北 
西北民族地区地域广阔,战略地位重要,是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之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西北民族地区的稳定关系着全国的大局。由于社会转型以及地理条件、历史变迁、经济发展以及民族和宗教等方面的原因,影响西北民族地...
关键词:西北民族地区 旅游业 稳定 
在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语境中寻求理论和学术特色——写在《甘肃社会科学》创刊30周年
《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14-15,共2页王三北 
为纪念《甘肃社会科学》创刊30周年,本期特刊发"新时期学术期刊的生产与发展(四篇)",其中章辉教授、王三北教授、陈成文教授的三篇文章是专门约到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对当前学术期刊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以《甘肃社会科学》为例,对于...
关键词:《甘肃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研究 学术特色 当代中国 创刊 语境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期刊评价指标 
旅游目的地导向的资源分类、评价体系研究
《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236-239,共4页王三北 王吟其 
2008年度甘肃省高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社会科学)暨西北师范大学三期"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丝绸之路区域旅游发展与创新研究(Nwnu-KJCXGC-03-13)"的阶段性成果;西北师范大学校级重点学科旅游管理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考量旅游资源的核心指标,是科学评价这些资源在一定地理空间上是否能够同旅游专用设施、旅游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的其他条件有机配置,成为旅游者停留和活动的旅游目的地以及目的地的吸引强度和辐射能力的大小。鉴于此,笔者认为应构建一种...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 旅游资源分类 评价体系 
价值理性的回归:民族社区旅游发展中文化传承功能的升级演进--以红柳湾和官鹅沟为例被引量:20
《民族研究》2008年第3期31-40,共10页王三北 高亚芳 
西北师范大学三期“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丝绸之路区域旅游发展与创新研究》(Nwnu-KJCXGC-03-13);西北师范大学校级重点学科旅游管理学科建设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以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的红柳湾镇哈萨克民族社区和宕昌县官鹅沟藏羌文化社区为例,通过田野调查的一手资料,阐述了两个典型民族社区文化主体在旅游开发前后,对民族文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变化轨迹,揭示了社区旅游不仅对民族...
关键词:民族社区旅游 文化传承 功能升级 价值理性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发展西部乡村旅游的三个向度被引量:6
《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207-210,共4页王三北 高亚芳 
西北师范大学校级重点学科旅游管理资助项目;三期知识创新工程<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甘肃乡村旅游创新与发展研究(NWNU-kjcxgc-03-34)>;旅游管理重点学科建设之阶段性成果
西部乡村有着丰富多彩的原生态自然与文化资源,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因此,乡村旅游能够成为西部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成为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催生力量。基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西部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一定要科学规划、合理统...
关键词:西部地区 新农村建设 乡村旅游发展 
基于国际视野的遗产保护与开发的若干思考被引量:5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128-132,共5页王三北 高亚芳 
甘肃省2006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甘肃文化旅游品牌战略研究";西北师范大学三期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丝绸之路区域旅游发展与创新研究"(NWNU-KJCXGC-03-13)阶段性成果
找准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与协调发展的契合点,寻求遗产保护与开发的互动共赢,是完善遗产地管理规划,保证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需要用国际化的视角,从遗产价值的发现与展示入手,进行规划设计与管理活动的全面创新。
关键词:甘肃省 自然文化遗产 遗产管理 旅游开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