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锡全

作品数:25被引量:3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长江三角洲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统购统销试办托拉斯民国时期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军事更多>>
发文期刊:《东方学刊》《近代中国》《学术月刊》《江西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民国时期江浙沪米业容量体系、斛米风潮与量器改制
《近代中国》2024年第2期111-133,共23页田锡全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长江三角洲米粮贸易研究(1912—1937)”(项目编号:20FZSB090)阶段性成果。
民国时期,改制前的江苏、浙江、上海(以下简称“江浙沪”)米业量器,在容量单位、进位关系、量值、标准器形制、日常管理等诸多方面,呈现出相当复杂的样貌。其间,米粮贸易斛量过程中的各种弊端逐渐凸显出来,在上海甚至频频引发斛米风潮,...
关键词:容量体系 斛米风潮 量器改制 
民国时期长江三角洲米捐征收中的多方博弈
《史学月刊》2024年第10期55-66,共12页田锡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长江三角洲米粮贸易研究(1912—1937)”(20FZSB090)。
民国时期长江三角洲米粮贸易中存在着诸多类别的米捐,其征收主体、征收方式差异很大,由此带来不同省份之间、米业内部、米业与地方政府之间围绕米捐征收产生的利益分歧和矛盾冲突也错综复杂。种类繁多米捐的存在,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发达...
关键词:民国时期 长江三角洲 米捐 米业同业组织 地方政府 
上海粮食计划供应制度改革--以“旅大经验”的推广为视角被引量:1
《上海党史与党建》2024年第5期73-80,共8页田锡全 宋旭 
粮食计划供应的“旅大经验”主要是指20世纪70年代初期粮食部门为应对供应紧张状况,推动工矿企业职工工种粮管理办法改革,向全国推广的“三交、三到、三结合”经验,因起源辽宁省旅大市而得名。与其他省份相比,上海市推广旅大经验较晚,...
关键词:粮食计划供应 “旅大经验” 工种粮 改革 上海 
上海粮食票证制度的创建及其演变(1954—1993)被引量:1
《史林》2020年第2期13-26,219,共15页田锡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粮食计划供应制度与当代中国城市社会变迁研究(1953-1993)”(项目号:13BDJ021)阶段性成果。
计划供应时期,上海粮食票证制度的演变大致可分为创建时期、定型时期、巩固和解体时期三个阶段。在经历了复杂的演变之后,到改革开放之初,上海常用粮食票证发行使用上形成"七票十一证"的格局,并且自上而下建立起庞大的票证管理网络和管...
关键词:计划供应 粮食票证 制度演变 
中华文明长期延续的制度根由
《东方学刊》2019年第4期21-24,共4页田锡全 
近代以来,由于无法因应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遂被不少人用"专制黑暗"一词一笔抹杀,对于其中的合理成分没有给予必要的总结和反思。对于如何认识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原因这样一个宏大课题,《中华文明的经脉》一书肯定了...
关键词:中央集权制 科举制 
长江三角洲米粮市场之近代变迁被引量:1
《近代中国》2019年第1期235-254,共20页田锡全 
自明清以降至民国年间,长江三角洲①的米粮市场无论是在长江流域,抑或是在全国的粮食贸易中,均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步入近代之后,该区域米粮市场发生了哪些变化、出现了哪些新动向?又在哪些方面与传统存在着承续关系?本文兹从米...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 民国年间 上海市 产地市场 供需格局 
计划供应制度与当代中国城市粮食问题的解决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9年第5期28-32,共5页田锡全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粮食计划供应制度与当代中国城市社会变迁研究(1953-1993)"(13BDJ021)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1953年10月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出台和具体实施,计划供应制度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开始在粮食消费领域逐渐确立起来,并由此构建了与之相配套的粮食票证制度。这一制度与整个粮食统购统销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后由中央高层采取的涉及...
关键词:计划供应 制度演进 城市粮食 社会效应 
民国时期洋米进口税的征收及反响
《学术月刊》2019年第4期174-184,共11页田锡全 
1933年洋米进口税在沿海各省的开征,是一项牵动国内外诸多方面的重大政策调整。经由长江中下游米谷产区政商界屡次呼吁,南京中央政府为此进行了三年多的酝酿和讨论。在国民党高层、中央关系院部、长江中下游地方政府和商人团体就开征洋...
关键词:南京政府 洋米 关税 社会反响 
粮食供应转移证制度的构建和演变(1955—1993)——以河南省为个案被引量:1
《中共党史研究》2019年第2期71-81,共11页田锡全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粮食计划供应制度与当代中国城市社会变迁研究(1953-1993)"(13BDJ021)的阶段性成果
粮食供应转移证制度是统购统销体制的产物,是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粮食消费和人口迁移的一种方式。从计划供应时期河南的情况来看,粮食供应转移证制度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不同类别的粮食供应转移证管理制度的严密和完善,都经历了比较...
关键词:计划供应 粮食供应转移证 制度演变 地方实践 
1937年春洋米免税令在广东的实施及其波折被引量:1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11-17,共7页田锡全 
1930年代前中期,对于洋米谷进口是否征收进口税及如何征税,成为南京国民政府与粤闽诸省地方政府、长江中下游米粮产区与粤闽销区、国米商与洋米商等各方之间产生利益分歧的焦点之一。1936年11月至1937年4月,为救济省内米荒,广东各界向...
关键词:洋米税 免税令 实施 波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