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玉

作品数:10被引量:8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科尔沁沙地沙漠化土地利用景观景观结构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沙漠》《生态学杂志》《水土保持通报》《测绘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领域野外台站研究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鲁东大学校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科尔沁沙地典型地区人工造林对沙漠化过程的影响被引量:11
《中国沙漠》2009年第4期611-616,共6页常学礼 蔡明玉 张继平 李健英 
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基金项目(1731690200015)资助
在3S技术的支持下,以奈曼旗1975年、1985年、1995年和2005年的遥感影像为信息源,分析了研究区近30 a人工造林对沙漠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持续的人工造林过程影响下,沙地面积呈现出持续减少的趋势,其中固定沙丘面积减少幅度尤为显著...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 人工造林 沙漠化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沙漠化过程的影响——以科尔沁沙地为例被引量:9
《干旱区研究》2009年第1期39-44,共6页张继平 常学礼 蔡明玉 李健英 
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基金(1731690200015)资助
以内蒙古奈曼旗1975,1985,1995年和2005年4期遥感影像为信息源,在3S技术支持下,对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及各类型沙地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耕地和沙地是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分别占总面积的40.33%,40.14%。近30年来,林地、耕地的增...
关键词:土地利用 沙漠化 动态变化 奈曼旗 科尔沁沙地 内蒙古 
科尔沁沙地不同沙漠化成因区域的景观动态比较被引量:3
《生态学杂志》2009年第1期80-87,共8页李健英 常学礼 张继平 蔡明玉 
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基金资助项目(1731690200015)
在3S技术支持下,比较分析了科尔沁沙地不同沙漠化成因区域的沙地景观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近20年来,以人为活动干扰为主的区域(八仙筒镇),沙漠化土地变化幅度较大,各种沙漠化土地的转化主要表现在沙漠化土地中流动和半固定沙地向固...
关键词:沙漠化土地 沙漠化成因 时空动态 科尔沁沙地 
基于3S的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被引量:11
《生态学杂志》2008年第12期2184-2189,共6页张继平 常学礼 李健英 蔡明玉 
呼和浩特市"十一五"发展规划环境评价专题资助项目(07HL004)
在3S技术及相关模型支持下,对呼和浩特市1987—2004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地和耕地是呼和浩特市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研究期间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有所增加,其他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耕地的...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效应 区域差异 呼和浩特市 
科尔沁沙地土地沙漠化与景观结构变化的关系分析被引量:25
《中国沙漠》2008年第4期622-626,共5页李健英 常学礼 蔡明玉 张继平 宋彦华 
科尔沁沙地沙漠化动态;过程与机制资助(1731690200015);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基金资助
从时空尺度分析了科尔沁沙地典型地区1975—2005年景观结构的动态变化对土地沙漠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沙漠化程度在1975—2005年之间呈典型的抛物线变化趋势,其中在1985年达到最大值0.398;30a来,景观尺度上的斑块密度由21个.hm-2增加到52...
关键词:景观结构 沙漠化 科尔沁沙地 
科尔沁沙地典型地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被引量:4
《水土保持通报》2008年第4期161-165,共5页蔡明玉 常学礼 李健英 张继平 
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基金(1731690200015)资助
在3S技术的支持下,以奈曼旗1975,1985,1995和2005年的遥感影像为信息源,分析了研究区近30 a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该沙漠化土地景观类型面积持续减少,以固定沙丘景观类型面积减少幅度尤为明显,面积比重由1975年的44.79%减少到...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 景观指数 景观格局 
基于3S的农牧交错区耕地动态变化研究——以内蒙古奈曼旗为例被引量:11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5期25-30,共6页张继平 常学礼 李健英 蔡明玉 
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项目(1731690200015)资助
本文利用3S技术,通过对1975、1985、1995和2005年的内蒙古奈曼旗TM影像的解译,提取出近30年来该地区耕地动态变化的信息。从耕地数量、变化速率以及耕地空间格局动态变化等方面对耕地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对其驱动机制进行了...
关键词:耕地 动态变化 景观指数 3S技术 
科尔沁典型地区流动沙地景观特征分析被引量:2
《测绘科学》2008年第4期100-102,93,共4页李健英 常学礼 张继平 蔡明玉 
科尔沁沙地沙漠化动态;过程与机制(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基金(1731690200015));国家"十五"攻关项目(2002BA517A-09-05)
本文采用3s技术,对科尔沁典型地区进行取样,分析了在农业生产活动由强~弱~强的梯度变化过程中,流动沙丘斑块空间属性也有相应的变化规律。各级别从斑块的形状特点来看,在以牧业活动为主区域向以农业活动为主区域过渡中,流动沙丘...
关键词:流动沙丘 斑块 空间格局 科尔沁沙地 
基于3S技术的城市辐射效应景观分析——以蓬莱市为例
《测绘科学》2008年第3期38-40,共3页蔡明玉 常学礼 张继平 李健英 
鲁东大学校基金(20053201);山东省教育厅项目(J01H03);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Z2003E01)
本文在3S技术的支持下采用缓冲区分析,从景观和斑块两个层次对蓬莱市城市辐射效应与景观结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景观层次上,随着城市辐射距离的增加,景观破碎化降低。在斑块层次上,蓬莱市的城市辐射效应对果园和水浇地的影响较...
关键词:城市辐射距离 景观结构 缓冲分析 
内蒙古奈曼旗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区域分异被引量:9
《应用生态学报》2008年第3期613-620,共8页张继平 常学礼 李健英 蔡明玉 
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基金资助项目(1731690200015)
基于内蒙古奈曼旗1975、1985、1995和2005年4期遥感影像,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相对变化率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区域分异进行了分析,并选取多度和重要值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75—2005...
关键词: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区域分异 多度 重要值 奈曼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