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靖

作品数:6被引量:6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主题:变质带滇西澜沧变质作用白云母蓝片岩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矿物岩石》《岩石矿物学杂志》《地质科学》《科学通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一条早前寒武纪的陆-陆碰撞造山带——华北克拉通北缘中西部麻粒岩相带被引量:3
《地质科学》1996年第4期342-352,共11页赵靖 钱祥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号:49302036);博士后基金
详细的野外调查、原岩建造、变质作用、变形作用以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华北克拉通北缘中西部麻粒岩相带是我国迄今能识别的最老的陆-陆碰撞造山带的根带,可与世界上著名的南非Limpopo碰撞造山带对比。
关键词:造山带 陆-陆碰撞 早前寒武纪 麻粒岩相 
滇西澜沧变质带的变形序列与变质作用初步研究被引量:18
《地质科学》1994年第4期366-372,T001,共8页赵靖 钟大赉 王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研究表明澜沧变质带由小黑江-西定混杂带和澜沧变质混杂带2个构造地层单元组成。前者经历了3期构造变形与2期变质作用,形成了呈南北向展布的区域性流劈理S1以及冲断-褶皱构造,主期蓝片岩相变质作用形成以蓝闪石、3T多硅白云...
关键词:变形序列 蓝片岩相 变质作用 澜沧变质带 
滇西澜沧变质带变质作用和变形作用的关系被引量:44
《岩石学报》1994年第1期27-40,共14页赵靖 钟大赉 王毅 
国家目然科学基金
滇西澜沧变质带经历了两期变质变形事件,其时代分别为519Ma和280~190Ma。早期变质变形事件(M1D1)可由销长石和石榴石变斑晶的包裹体痕迹确定,形成近E-W向的变形构造格局。晚期变质变形作用(M2D2)以形成...
关键词:变质带 变质作用 云南 蓝片岩 
造山带中旋状变斑晶包裹体痕迹:确定早期变形与变质演化历史的有效途径——以滇西澜沧变质带为例被引量:1
《科学通报》1993年第18期1691-1693,共3页赵靖 钟大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确定造山带早期变形变质史的方法造山带中变斑晶的包裹体痕迹(ioclusion trails)代表了变斑晶生长过程(进变质或退变质过程)中保存在岩石中的、由变质矿物组成的早期面理的痕迹。
关键词:变斑晶 矿物包体 变形 变质作用 
滇西澜沧变质带中白云母的研究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2
《岩石矿物学杂志》1993年第3期251-260,共10页赵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本文以滇西澜沧变质带中最为广泛分布的造岩矿物——白云母为对象,详细研究和分析了其成分、多型类型及b_0值等,探讨了白云母的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本带中绝大多数白云母为多硅白云母,且为3T+2M_1型,与蓝闪石共生的则以3T多硅白云...
关键词:变质带 白云母 变质作用 地质意义 
滇西澜沧变质带中白云母b_0值特征及其多期变质作用意义被引量:3
《矿物岩石》1993年第1期1-4,共4页赵靖 钟大赉 王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滇西澜沧变质带中199件白云母b_0值分析结果表明,b_0值均在0.9020nm以上。与澜沧变质带遭受蓝片岩相高压变质作用的事实相吻合。此外,白云母b_0值的统计规律显示,澜沧变质带经历了多期变质作用,一期为高压变质作用,另一期为中压变质作用...
关键词:滇西澜沧 变质带 白云母 bo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