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月清

作品数:42被引量:322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市胸科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呼吸衰竭肺肿瘤肺癌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实用老年医学》《中国急救医学》《中华肿瘤防治杂志》《中国医师进修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肺部结节怎么“解”
《健康管理》2015年第6期66-70,共5页顾月清 
目前胸部X线和CT检查是诊断肺部疾病最常用的手段之一。据统计,肺内小结节病变在传统胸部X线的敏感性较差,发现率仅为0.2%,而在高分辨率CT(HRCT)中发现率达到40-60%,发现率远高于X线检查。由于CT具有高分辨率,并且为横断位图像,可以避...
关键词:发现率 肺部结节 胸部检查 高分辨率 小结节 横断位图像 毛玻璃样结节 空泡征 早期肺癌 气管镜 
卡铂联合白介素-2治疗恶性心包积液被引量:4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12年第6期504-507,共4页陈良 张颖 张道良 顾月清 
目的:观察引流心包积液后,行卡铂联合白介素-2腔内注射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53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先用中心静脉导管行经皮穿刺心包置管引流,待积液基本引尽后,随机抽取12例(卡铂组)经导管注入卡铂300 mg,13例(白...
关键词:卡铂 白介素 2 恶性心包积液 
培美曲赛联合IL-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2年第19期1503-1506,共4页陈良 张道良 张颖 顾月清 
目的:观察引流胸腔积液后,培美曲赛联合白介素-2(IL-2)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5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n=20,包括肺腺癌13例、恶性胸膜间皮瘤4例和乳腺癌3例)和单药治疗组(n=15,包括肺腺癌12例、...
关键词:胸腔积液 恶性 药物疗法 白细胞介素2 治疗应用 治疗效果 
2002年~2004年上海市胸科医院临床分离细菌及其敏感性分析被引量:1
《中国药房》2006年第16期1238-1240,共3页李延文 邵湍 顾月清 李志夫 周海燕 
目的:了解2002年~2004年上海市胸科医院感染病原体的构成及耐药谱的动态变化。方法:应用MicroScan W/A-40细菌鉴定系统,对2002年~2004年中送检的各类标本所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测定。结果:所检出的前5位菌株3年均为肺炎克...
关键词:微生物 耐药性 感染 
胸部针异物成功取出1例报道
《中国急救医学》2004年第12期897-897,共1页邵湍 顾月清 姚喆 
关键词:胸部 金属异物 取出 患者 肺门 前胸 浅表淋巴结 背部 询问 夜间 
Kartagener综合征3例报告被引量:31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年第11期703-704,共2页顾月清 李延文 李晓宁 
关键词:KARTAGENER综合征 病因 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预后 
2003年上海市胸科医院患者细菌培养结果及耐药特征被引量:1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2004年第20期8-11,共4页邵湍 顾月清 李延文 李志夫 周海燕 
目的 通过分析2003年全年我院病人中分离的细菌分布及其耐药特征,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应用MicroScan W/A-40系统鉴定细菌及药物敏感分析系统,对全年5552份标本中分离出的1385株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测定。结果 我院病人分...
关键词:耐药 抗菌药物 上海市胸科医院 病人 患者 细菌培养 临床 定期监测 分离菌 鉴定 
上海市胸科医院2002年和2003年细菌培养结果及耐药情况
《中华国际医学杂志》2004年第5期261-264,共4页顾月清 李志夫 邵湍 李延文 陈良 周海燕 于方治 
目的 探讨2002年和2003年上海市胸科医院感染病原体的构成及耐药谱的动态变化,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 应用MicroScanW/A-40系统鉴定细菌及药物敏感分析系统,对2002年和2003年中送检的各类标本所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测...
关键词:微生物 耐药性 感染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血清一氧化氮和肿瘤标记物的改变
《中华国际医学杂志》2003年第4期287-289,共3页顾月清 于文治 吴京 金波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用MVP化疗方案治疗前后血清一氧化氮(NO)和肿瘤标记物(TM),如癌胚抗原(CEA)、CYFRA21—1、神经烯醇酶(NSE)等的变化。方法 病理诊断明确的84例NSCLC患者采用MVP(MMC、VDS、DDP)联合化疗,化疗前后测定血...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血清 一氧化氮 肿瘤标记物 癌胚抗原 神经烯醇酶 
肺泡蛋白沉着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中华国际医学杂志》2003年第4期349-351,共3页陈良 顾月清 
肺泡蛋白沉着症(PAP)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的肺部疾病,主要是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代谢异常以及肺泡巨噬细胞清除力下降引起肺泡表面物质在肺泡腔内大量沉积所致,根据其不同发病机制分为获得性、先天性和继发性三类,本文就近年关于...
关键词:肺泡蛋白沉着症 发病机制 肺部疾病 表面活性蛋白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