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世国

作品数:28被引量:7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光敏染料联吡啶荧光染料荧光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化学学报》《分析测试学报》《化学进展》《当代化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国际绿色化工产品和过程工程研讨会
《国际学术动态》2014年第2期57-57,共1页董宏光 戴艳秋 孙世国 
2013年5月27~30日,国际绿色化工产品和过程工程研讨会在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顺利召开。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彭孝军教授和美国韦恩州立大学黄尹伦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华东理工大学校长钱旭红院士和美国卡内基梅隆大...
关键词:绿色化工产品 过程工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际 大连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州立大学 
连接链长对双核钌分子内与分子间协同ECL影响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469-473,共5页刘凤玉 孙世国 高玉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072024;2127203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DUT11LK21)
为深入研究连接碳链长度n对双核三联吡啶钌标记物Ru(bpy)23+(CH2)nRu(bpy)23+(n=3,5,8)自身分子内,以及不同外加碱存在下的分子内与分子间协同ECL性能,考察了在DBAE(二丁基乙醇胺)、TPA(三丙胺)等共反应碱存在下,Pt、Au、GC等不同工作...
关键词:双核三联吡啶钌 电化学发光 分子内作用 分子间作用 分子内与分子间协同作用 
紫精与八元瓜环的超分子组装及光切割质粒DNA被引量:6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2年第2期292-297,共6页张同艳 孙世国 彭孝军 陶彬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1072024;20872012)资助
利用紫精可以活化水中溶解氧的特性,设计合成了苯-紫精化合物(BEV).利用紫外吸收、电化学及核磁等方法研究了BEV与八元瓜环CB[8]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2种化合物可以进行主客体超分子自组装形成1∶1的二元包合物BEV-CB[8].同时,...
关键词:八元瓜环 紫精 超分子组装 光切割DNA 
双光子荧光探针被引量:3
《化学进展》2010年第12期2408-2419,共12页黄池宝 易道生 冯承浩 任安祥 孙世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872012)资助
双光子吸收是指在强光激发下,介质分子同时吸收两个光子,从基态跃迁到两倍光子能量的激发态的过程。荧光显微成像是研究活体生物的重要工具,而最通常的细胞成像方法则是使用单光子激发荧光团的单光子显微成像。近红外光源激发的双光子...
关键词:双光子荧光探针 双光子生物成像 双光子吸收截面 双光子激发荧光 
罗丹明类钯离子荧光分子探针被引量:7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0年第9期1725-1728,共4页李宏林 樊江莉 刘晓健 孙世国 彭孝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0706008;20725621;20872012)资助
将烯丙基结构引入到罗丹明螺环中,合成了荧光增强型钯离子探针RPd4.RPd4表现出对Pd2+的专一选择性和对其它阳离子良好的抗干扰能力.探针荧光强度随着Pd2+的加入逐渐增强,并且在微摩尔级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通过拟合计算得到对Pd2+的检...
关键词:荧光探针 罗丹明 烯丙基 荧光增强 
三丙胺取代基数量对三联吡啶钌ECL效率的影响
《化工学报》2010年第S1期106-111,共6页刘凤玉 杨洋 孙世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072024;2087201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00471434)~~
设计合成了分子内带有4个TPrA取代基团和一个羧基活性基团的三联吡啶钌标记物Ⅴ,分别与分子内带有1个、2个TPrA取代基以及没有任何取代基的参照物Ru(bpy)23+进行对比,研究它们在不同电极上的分子内、分子间以及分子内和分子间协同作用下...
关键词:三联吡啶钌 电致化学发光 三丙胺 分子内作用 分子间作用 
一个新的具有双光子诱导荧光测量能力的在水中对铅离子有选择性的荧光探针被引量:1
《中国科学(B辑)》2009年第6期541-547,共7页崔景强 樊江莉 彭孝军 孙世国 陈贵财 郭柯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07025621;2070600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9CB724706);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IRT0711)项目资助
报道了一个对Pb2+具有很好选择性的探针1,其荧光团部分为:1,4-二氰基-2,5-联(苯乙烯基)苯;配体为:[(2-羧基甲氧基-苯基)-羧基甲基-胺基]-乙酸.在探针1的水溶液中滴加铅离子,它的荧光发射光谱发生变化,在590nm处出现一个新的宽带峰.探针...
关键词:双光子 荧光探针 铅离子 水环境 双光子吸收截面 化学传感器 探针 
三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机理及改善其强度的途径被引量:4
《化学通报》2009年第9期768-775,共8页杨洋 孙世国 刘凤玉 樊江莉 彭孝军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711);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7256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872012;20706008);辽宁省教育厅项目(042043);教育部留学回国启动基金项目(082027);大连理工大学引进人才启动经费(893370;893373;893239)资助
三联吡啶钌([Ru(bpy)23+])电化学发光(ECL)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稳定性好和操作简单等优点,使其在生物化学分析、临床检测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得到了愈来愈广泛的应用。概述了三联吡啶钌ECL的相关反应机理,并对近年来国内外通...
关键词:三联吡啶钌 电化学发光(ECL) 机理 增强 
一种应用于活细胞中检测Hg^(2+)的罗丹明类荧光探针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9年第6期441-446,共6页郭柯馨 樊江莉 彭孝军 王静云 孙世国 孙平平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70141052);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711);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725621);自然科学基金(20706008)资助
基于罗丹明类荧光团,合成了1种新型的Hg2+荧光探针R-A。R-A以带有2个羧基的含硫开链冠醚为识别基,对Hg2+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性和荧光增强,基本不受其他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或重金属离子的干扰。此外,R-A与汞离子有较强的络合能力,...
关键词:分析化学 荧光探针 汞离子 活细胞 
双光子荧光探针研究及其应用被引量:11
《化学进展》2007年第11期1806-1812,共7页黄池宝 樊江莉 彭孝军 孙世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20472012;20376010)资助
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由于兼具诸如近红外激发、暗场成像、避免荧光漂白和光致毒、定靶激发、高横向分辨率与纵向分辨率、降低生物组织吸光系数及降低组织自发荧光干扰等特点而显著地优于单光子荧光显微成像,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更为锐...
关键词:双光子荧光成像 双光子荧光探针 荧光 探针 化学传感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