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禹

作品数:5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长篇小说北京文化叙事访谈录二重性格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北方文学(下)》《当代文坛》《中国当代文学研究》《青年文学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建设一种属于我们时代的“文学的读法”——张莉教授访谈录
《当代文坛》2025年第3期24-32,F0002,共10页张莉 张鹏禹 
一重勘历史与返回现场:寻找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源头张鹏禹:张莉老师您好!首先感谢您接受我的访谈。在我看来,访谈的最高境界需要访问者“风生”,受访者才能“水起”。面对您这样一位集学者、教师、批评家、编者、作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
关键词:源头 北京十月文学月 张莉教授 历史 访谈录 
新乡土叙事的“王松路径”——以长篇小说《热雪》为考察对象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5期81-88,共8页张鹏禹 
202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中国现代文学生命意识研究”(项目编号:20220202352)的阶段性成果
如何认识和把握中国乡村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对中国大地发生的山乡巨变进行理性分析、感性描摹与文化想象,是今天的乡土文学面临的重要课题。王松的长篇小说《热雪》与一般乡村振兴主题书写不同,作品以土地和粮食这一“三农”核心问题为抓...
关键词:王松 《热雪》 主题聚焦 文化想象 话语策略 
从民间文学与民俗的关系看什刹海的文化传承
《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8Z期184-185,共2页李金 张鹏禹 秦诗嘉 
民间文学与民俗有密切的互动关系,民俗活动是民间文学的重要表现内容,也是推动其传承和发展的集体活动。元代开发什刹海以来,什刹海经历了多次修缮、破坏、再修缮的过程,这里蕴含了丰富的北京文化,堪称北京的符号。什刹海的文化传承受...
关键词:什刹海 民间文学 本质特征 民俗活动 文化传承 
老舍小说的语言特色
《学周刊(上旬)》2014年第8期214-215,共2页张鹏禹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作家,他对长篇小说、话剧、散文以及京味文学的贡献在现当代文学中是无人可以替代的。本文着力探讨了北京文化对老舍小说语言的影响以及老舍小说语言的四个特色。
关键词:北京文化 小说语言 特色 
刘恒剧作人物性格论--以《窝头会馆》为例
《北方文学(下)》2014年第4期5-7,共3页张鹏禹 
本文通过对刘恒话剧《窝头会馆》中古月宗、苑国钟、田翠兰等人物性格的分析,揭示其与北京城和传统北京文化之间的契合与疏离关系,挖掘极端历史环境下人物性格和人性的变异特点,从而展现刘恒剧作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城与人 生存困境 二重性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