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

作品数:79被引量:7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批评家中国女性文学女性视角短篇小说女性写作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南方文坛》《新华文摘》《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青年文摘》更多>>
所获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们如何从记忆的暗道里突围——读笛安《喜悦之地》
《芙蓉》2024年第3期30-31,共2页张莉 
通往记忆的路有两条:一条是宽阔的,那里鸟语花香,少年们快乐成长;而另一条则是狭长的,那里曲折婉蜓,少年的面容影影绰绰。前者是记忆中的清流,是我们想象中的少年时光,后者则是通往记忆的暗道,那儿有我们永难忘记的事,它有如芒刺。是直...
关键词:快乐成长 记忆 都市生活 直视 喜悦 
短篇小说里的光晕--《醒来已是正午:2023年短篇小说20家》序言
《文艺争鸣》2024年第5期112-116,共5页张莉 
很多年前的下雨天,在一家叫盒子的咖啡馆里,我和一群爱好文学的小伙伴聊天。不知怎么说起各自喜欢的短篇小说。一位坐在角落里的朋友说起那篇小说,他说,这小说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你得品,然后又说,“真是好,说不出来的好”。他的陶醉式...
关键词:蒲宁 咖啡馆 小伙伴 短篇小说 咖啡香 
关于人间的谜面与谜底——毕飞宇长篇小说《欢迎来到人间》讨论课实录
《芳草(文学杂志)》2024年第2期116-125,共10页张莉 谭复 杨毅 马思钰 赵泽楠 袁瑛 霍安琪 王禄可 程舒颖 曹译 
《欢迎来到人间》是毕飞宇违十五年后完成的长篇小说新作,一经问世便广受瞩目,先后斩获2023年度“收获文学榜”、“《扬子江文学评论》文学排行榜”等各大文学榜单榜首,成为近年来的现象级文本。这部小说呈现了外科大夫傅睿的双面人生,...
关键词:毕飞宇 文学评论 生存困境 疯癫 90后 讨论课 圆桌讨论 外科大夫 
她们的故事沉默如谜——读辽京的《我奶奶的故事及其他》
《小说月报(原创版)》2024年第1期20-21,共2页张莉 
辽京是最近几年深受关注的新锐作家,从《新婚之夜》《晚婚》《有人跳舞》,她的小说凝视女性在家庭关系中的处境,总能带领读者别有所见。《我奶奶的故事及其他》是她的最新中篇,在这篇作品里,她选择重新面对家庭里奶奶的人生。
关键词:新婚之夜 家庭 故事 奶奶 
文学教育与青年写作者的成长——从《耘:每当有人醒来》谈起
《扬子江文学评论》2023年第5期47-51,共5页张莉 
怎样从文学教育入手谈青年写作者的成长呢,我想,还是从最近编的这本《耘:每当有人醒来》说起,以自己的教学工作体会入手谈一些感受。
关键词:写作者 教育入手 成长 青年 文学 有人 
“节外生枝”的魅力——读盛可以《流动法庭》
《小说月报(原创版)》2023年第9期15-16,共2页张莉 
作为小说家,盛可以并不高产,但每次出手却都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近年来的短篇作品。比如2022年的《女猫》,比如这一篇《流动法庭》。新作中,她将笔触延伸到了羌塘高原的日常家庭生活。法官要面对的是关于杂货铺门口发生的口角,冲突则...
关键词:法庭 羌塘高原 电瓶 流动 
经典的最新打开方式
《环球人物》2023年第17期80-83,共4页高塬 张莉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内阁学士李端棻(音同芬)疏请设立京师大学堂,拉开近代教育转型序幕。6年后,京师大学堂分设师范馆,独立后几经更名,孕育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如今的北师大地处闹市,东门紧挨着新街口外大街...
关键词:中国小说史 茅盾文学奖 京师大学堂 钱玄同 刘半农 打开方式 内阁学士 光绪二十二年 
将鲁迅思想作为方法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3年第8期125-127,共3页张莉 
一在我的阅读视野里,刘勇、李春雨二位教授所著的《思想型的作家与思想型的学者--王富仁和他的鲁迅研究》是第一本全面而深入地研究王富仁及其鲁迅研究的学术专著。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多次想到鲁迅作为一位伟大作家如何在当代持续产生...
关键词:鲁迅研究 鲁迅思想 鲁迅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王富仁 阅读视野 学术专著 研究路径 
我们时代平凡女性的史诗——读魏微《烟霞里》
《文艺争鸣》2023年第7期154-158,共5页张莉 
读完《烟霞里》,我想到二十多年前,魏微在《一个年龄的性意识》里的话:“我喜欢把一切东西与时代挂钩,找个体后面那博大精深的背景和底子。个人是渺小单薄的,时代是气壮山河的,我们得有点依靠。”魏微这段话里包含了一位年轻书写者的万...
关键词:魏微 书写者 平凡女性 《一个年龄的性意识》 人的生存 
因为相信,所以神圣——读徐坤《神圣婚姻》
《当代作家评论》2023年第3期95-97,共3页张莉 
一直到现在,我依然能记起20世纪90年代读徐坤《狗日的足球》《厨房》所感受到的惊奇感,这些作品展现出来的独树一帜的写作风格,使徐坤无可争议地成为当代文学的代表作家。当然,她也是当代女性文学的研究者,《双调夜行船》在90年代女性...
关键词:徐坤 女性文学研究 夜行船 当代女性文学 《厨房》 当代文学 写作风格 惊奇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