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富荣

作品数:10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北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超二次目标函数JAVA网络WEBURL更多>>
发文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电子学报》《信号处理》《电脑应用技术》《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Authorware的屏幕保护程序设计与制作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8年第5期592-594,共3页彭绪富 文富荣 黄烜 丁一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资助(编号:2007ABA183)
分析了制作屏幕保护程序的意义。探讨了制作屏幕保护程序的原则要求。给出了屏幕保护程序的系统结构。详细给出了制作屏幕保护程序的设计步骤。通过程序运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屏幕保护 系统结构 原则 设计 
环境污染应急系统中决策方案设计研究被引量:1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8年第2期233-236,共4页彭绪富 黄烜 文富荣 丁一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资助(No.2007ABA183)
环境污染已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制约了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鉴于此问题,给出了环境污染应急系统的组织机构及其主要职责;详细分析了环境污染应急处理系统信息流向及其各环节中的信息处理事务;给出了环境污染的各种类型...
关键词:环境污染 应急 数据库 决策 方案 
基于正交距离的变形超二次曲线的拟合计算
《电子学报》2005年第4期742-744,共3页文富荣 袁保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6044102);大学重大项目(No.2003SZ002)
对于一般几何模型的非线性最小均方误差拟合,首先必须定义拟合误差,然后采用非线性最优化方法求解最小误差意义下的最优解.本文针对变形超二次曲线拟合,给出了一种基于给定点到拟合几何模型的正交距离作为误差度量.采用这种基于几何距...
关键词:拟合 超二次曲线 代数距离 几何距离 
一种基于曲率约束的不完整超二次曲线拟合
《信号处理》2005年第z1期362-365,共4页陈京 袁保宗 文富荣 
国家973计划(No.2004CB318110);国家自然科学主任基金(No.60441002);大学重大项目基金(No.2003SZ002)
超二次曲线由于其参数少,描述形状多而广泛地应用于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视觉中.但是对于不完整曲线的拟合,往往得到退化的结果.为了抑制退化,我们在基于代数距离的目标函数中加入了曲率惩罚项.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拟合结果能较好地逼...
关键词:超二次曲线 拟合 目标函数 
新一代人机交互中的二维图像AVR重建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4期27-31,36,共6页文富荣 袁保宗 胡多勋 
给出一种二维景像图像的基于超二次曲面模型的AVR重建算法 ,重建中使用计算机视觉与计算机图形学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 ,利用超二次曲面在正交投影平面上球积可分解的性质 ,对真实景物在正交平面上投影的轮廓使用超二次曲线拟合 ,由拟...
关键词:超二次模型 计算机视觉 虚拟现实 
基于Windows的DLL编程技术及应用被引量:1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3期16-19,31,共5页文富荣 胡多勋 
介绍 DLL技术在 Windows编程中的基本运用方法及应用实例 ,给出了直接内存访问及端口 I/O的两个实用 DLL的全部源代码。
关键词:DLL WINDOWS编程 内存访问 I/O 
JAVA网络通信机制的研究被引量:3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3期40-44,共5页胡多勋 文富荣 汪自云 
从使用 URL类访问 WWW资源和使用套接字 (Socket)进行网络通信两方面论述了 Java的网络通信机制 。
关键词:URL WEB 套接字 JAVA appler 网络通信 
RC串联电路Adams法仿真实现
《电脑应用技术》1999年第45期16-18,共3页文富荣 胡多勋 
本文介绍了一种仿真建模的思想,并给出了一具体的实例。
关键词:仿真 建模 Adams法 CR串联电路 
多处理机系统中一种共享内存交互技术与实现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第6期79-83,共5页文富荣 胡多勋 汪自云 
本文给出了紧耦合多机系统一种基于共享物理内存实现信息交互的设计思想和生成方法。比较一般共享内存技术,实现了易扩展性、实时访问不同型内存和免去了总线仲裁机制,且高速交互,内存空间不受CPU地址总线宽度约束。为构建有更多I/O需...
关键词:共享内存交互 无总线仲裁 多处理机系统 
智能系统中的终极稳定机制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第6期84-87,共4页胡多勋 文富荣 汪自云 
提出各种基于智能的系统设计与实现过程中为提高其鲁棒(robust—ness)而引入的终极稳定机制。即考察系统的终极目标或结果,而不拘限系统中影响性能的某些参数的修正。
关键词:智能系统 终极稳定 免训练 整体“键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