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秀敏

作品数:5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礼貌原则情话华顿符号互动论大众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作家》《科教文汇》《短篇小说(原创版)》《山花(下半月)》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伊迪斯·华顿《欢乐之家》中的消费行为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88-92,共5页方秀敏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J2014HGXJ0140)
学界对伊迪斯·华顿纽约小说《欢乐之家》中消费问题的探讨偏向于关注上流社会有闲的生活方式、豪奢住宅环境和女性消费,而忽视了老纽约社会各阶层消费行为的差异、造成差异的潜在原因以及男女消费主体的内在的心理机制。文章从老纽约...
关键词:伊迪斯·华顿 《欢乐之家》 消费行为 消费伦理 
兽·神·人:《纳尼亚传奇》中的三类形象及其伦理意义
《山花(下半月)》2015年第2期140-141,共2页方秀敏 程郁 
C.S.刘易斯是一位伟大的基督教神学家,同时也是伟大的学者和作家。由于他一生在英国文学史研究、文学批评、奇幻文学创作、基督教传播等不同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被英国人称为"伟大的牛津人"。儿童奇幻史诗《纳尼亚传奇》是刘易斯虔诚...
关键词:纳尼亚传奇 基督教教义 伦理意义 基督教信仰 刘易 基督教神学 文学史研究 艺术想象 文学创作 斯塔斯 
《欲望号街车》中的他者伦理探析
《作家》2014年第11X期148-149,共2页方秀敏 程郁 
《欲望号街车》叙述了一位来自贵族家庭的南方淑女转变为处于社会边缘的他者历程。布兰奇的悲剧根源除了她自身性格形成的缺陷外,还隐藏了较为深刻的社会伦理观念。本文从戏剧的人物形象、舞台艺术以及叙事艺术三方面论述剧作家田纳西...
关键词:悲剧 他者 伦理 
《纯真年代》中纽兰的心理解读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第11Z期63-64,共2页方秀敏 程郁 
伊迪斯·华顿(Edith Wharton)是美国20世纪初著名的女作家。她塑造的人物总是在爱情与婚姻、冲动和理智之间徘徊、纠结、难以取舍和抉择。由于他(她)们的犹豫或不做为,导致最终走向死亡或行尸走肉般活着。《纯真年代》是华顿最为成功的...
关键词:纯真年代 华顿 普利策文学奖 本我 活着 超我 人格结构 人格面具 男主人公 埃伦 
基于社会交际语言学角度的“情话”探讨
《科教文汇》2008年第20期244-245,共2页方秀敏 
情话是一种常见的言语交际手段和语言艺术,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但却并未引起大家太多的关注。本文根据对情话的剖析,从社会交际语言学的角度探讨其潜在规则和特定的语言交际模式,帮助人们领悟其社会行为规则及解读策略,以期营造...
关键词:情话 合作原则 礼貌原则 语境适切性原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