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之家》

作品数:104被引量:7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希萌孙超刘凤艳程娟刘玲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郑州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江苏理工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伊迪斯·华顿《欢乐之家》中的共同体形塑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24-30,共7页赵欣 
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博士重点项目“库切小说《耻》中的空间权力分析”(BSZD2019007)。
伊迪斯·华顿在《欢乐之家》中对共同体的理解不仅隐含于小说的标题之中,也反映在小说交错并置的三种共同体之中。老纽约共同体充斥着两性问题、种族歧视、拜金至上三大离心力;精神共和国共同体表面绚丽繁华,实则虚幻排外,两者都未能脱...
关键词:伊迪斯·华顿 《欢乐之家》 共同体形塑 
消费社会中寄居女性的“堕落”与“蜕变”——《沉香屑·第一炉香》与《欢乐之家》对比研究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3年第2期75-78,共4页陈静怡 
《沉香屑·第一炉香》与《欢乐之家》分别是中国作家张爱玲与美国作家伊迪斯·华顿的作品。两位女主人公葛薇龙和莉莉·巴特,因为现实原因寄住在姑妈家,缺乏独立的经济能力。在消费主义生活环境的影响下,面对相似的生存困境,两者做出不...
关键词:消费 女性 《沉香屑·第一炉香》 《欢乐之家》 
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下《欢乐之家》叙事策略研究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2年第3期109-112,共4页朱赫今 
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项目“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下伊迪丝•华顿‘纽约小说’叙事策略研究”(JJKH20181065SK)。
在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下,市场和作家有着不同的关注点。市场着眼于物,关注其商品价值;而作家着眼于人,关注其社会存在价值。基于此,作家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叙事策略,以使其作品同时具有经济价值、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华顿在小说《欢乐之家...
关键词:消费主义文化 《欢乐之家》 叙事策略 
伊迪丝·华顿:从《欢乐之家》到《纯真年代》
《创作评谭》2022年第1期69-71,共3页朱映晓 
1905年,美国女作家伊迪丝·华顿以长篇小说《欢乐之家》扬名文坛,15年后又以《纯真年代》获1921年普利策奖及1927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1937年华顿于法国去世,享年75岁。华顿身后一度为欧美现代文坛淡忘,除去风向变换,我以为这大概因为...
关键词:《纯真年代》 伊迪丝·华顿 男欢女爱 美国女作家 普利策奖 现代文坛 《欢乐之家》 风俗小说 
人格面具下的扭曲人格和健康人格——以荣格人格面具理论解读《欢乐之家》
《海外英语》2021年第20期239-241,245,共4页巫韵诗 
美国作家伊迪丝·沃顿在她的经典作品《欢乐之家》中,生动地描绘了在社会转型时期挣扎的人物形象。本文运用荣格的人格理论,对主人公莉莉·巴特的悲剧以及主要人物的成败进行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受家庭、社会和道德语境的影响,生活在人...
关键词:欢乐之家 荣格 人格面具 膨胀 扭曲人格 
笼中鸟的哀鸣--从马克思女性主义看《欢乐之家》的莉莉·芭特的悲剧
《时代人物》2021年第19期21-22,共2页赵蓓 
从马克思女性主义看《欢乐之家》中女主人公莉莉·芭特的悲剧,可以看到在资本主义和父权制的共同作用下,像莉莉·芭特这样的女性只有通过结婚依附男性才能获得地位和金钱。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钳制下,女性只有通过毁灭自己才能真正的得...
关键词:《欢乐之家》 莉莉·芭特 马克思女性主义 
美国自传体漫画:一个新兴的学术热点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21年第1期102-115,159,共15页马骧 
在美国漫画逐渐从通俗文化卖场走入文学批评课堂的背景下,自传体漫画以其经典作品的严肃主题和精妙风格赢得了学术界的青睐,《鼠族》《欢乐之家》是该体裁中公认的正典。本文概况了美国漫画发展史,介绍了自传体漫画经典作品的内容和特点...
关键词:自传体漫画 《鼠族》 《欢乐之家》 自传真实性 
《欢乐之家》:温情之下,对于痛苦的领悟
《中国百老汇》2020年第2期52-55,共4页ree.L 
《欢乐之家》(Fun Home)是2015年Tony奖最佳音乐剧,它同时赢得了当年Tony最佳原创总谱、最佳剧本和最佳导演的奖项。该剧的剧情讲述了一个女同漫画家Alison回忆她自身的原生家庭。我很喜欢这个剧,因为它很含蓄,讲的是一些背景语焉不详...
关键词:原生家庭 音乐剧 回忆 
论华顿小说《欢乐之家》中的反讽
《海外英语》2020年第1期159-160,177,共3页严璐 张俊萍 
反讽不仅是一种文学修辞手段,也具有一定的叙事学意义.恰当和巧妙地运用反讽,会使作品产生深刻而独特的意蕴.伊迪斯·华顿通过采用多样化的反讽手法来表现主题、刻画人物以及组织语言,使她的小说包含一种普遍的张力,对文本情节的离奇性...
关键词:伊迪丝·华顿 《欢乐之家》 反讽 
《欢乐之家》中莉莉·巴特的表演性
《文化产业》2019年第19期11-13,共3页孙超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城市文化视域下的伊迪丝·华顿小说研究”(项目编号:2016SJD750046)
《欢乐之家》是美国著名作家伊迪斯·华顿的成名作。小说中,女主人公莉莉·巴特的言语及行为颇具表演性。基于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表演理论,主要分析莉莉身上所体现的表演性特质,旨在阐明莉莉通过身体和话语、行为等表演构建而成的女...
关键词:《欢乐之家》 性别表演 莉莉·巴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