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波

作品数:4被引量:5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发文主题:泥石流震区DEM动态监测无人机遥感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自然资源遥感》《工程地质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基于时序InSAR技术的滑坡隐患识别对比研究被引量:12
《自然资源遥感》2022年第3期73-81,共9页董继红 马志刚 梁京涛 刘彬 赵聪 曾帅 鄢圣武 马晓波 
四川省地质灾害隐患遥感识别监测(2020年)项目第三包“川西片区地质灾害隐患遥感识别监测”(编号:510201202076888);“全国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灾害识别‘滇西北地区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与调查’”(编号:0733-20180876);四川省自然资源厅2021年四川省地质灾害隐患遥感识别监测采购项目“川西南片区地质灾害隐患遥感识别监测”(编号:510201202110324)共同资助。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具有非接触、大范围、空间覆盖范围广、监测精度高等优势,目前广泛用于地质灾害监测。该文以植被密集区域四川省雅安市为研究区,利用时序InSAR技术(Stack...
关键词:滑坡 隐患识别 时序InSAR技术 雅安市 
汶川震区清平乡绵远河流域泥石流发育特征分析被引量:7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7年第1期30-35,共6页周纵横 任光明 许英杰 王猛 余天彬 马晓波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之工作项目(1212011220149)
汶川地震以后,绵远河流域泥石流灾害频发,研究该流域泥石流发育特征,对认识极震区泥石流活动特点和泥石流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采用现场调查结合遥感解译的方法,分析了绵远河流域降雨时间和空间的分布特点以及该流域泥石流形...
关键词:汶川震区 绵远河流域 泥石流 发育特征 
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汶川震区典型高位泥石流动态监测——以绵竹市文家沟泥石流为例被引量:16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3年第3期54-61,共8页梁京涛 成余粮 王军 汪友明 宋云 张肃 马晓波 王猛 刘彬 杨磊 
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项目"汶川地震灾区高位泥石流遥感调查评价"(1212011220149)
本文采用六期遥感影像数据,分析了文家沟特大泥石流震后的6次泥石流灾害过程;阐述并讨论了无人机遥感技术在高位泥石流动态变化监测方面的具体应用方法及应用效果。以汶川震区文家沟泥石流为研究对象,本文主要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文家...
关键词:汶川震区 高位泥石流 物源量 动态监测 无人机遥感 DEM 文家沟 
汶川震区典型泥石流动态演变特征研究——以绵竹市走马岭泥石流为例被引量:20
《工程地质学报》2012年第3期318-325,共8页梁京涛 王军 宋云 马晓波 
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1212011014033)
汶川地震后,流域内产生大量松散物源,使走马岭沟由一季节性冲沟演变为一条潜在泥石流沟,在地震后的3个汛期内发生多次泥石流,并造成灾害,其中以2008-9-24泥石流和2010-8-13泥石流最为严重。本文利用3期遥感影像并结合野外调查,对走马岭...
关键词:泥石流 动态演变 汶川震区 遥感调查 无人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