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程达

作品数:22被引量:174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土壤有机碳CO原位毛白杨近地层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干旱区地理》《水土保持通报》《分析仪器》《热带地理》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海南省儋州市砖红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归属研究被引量:7
《广东农业科学》2015年第10期46-52,共7页张骏达 孙向阳 刘艳 李素艳 高程达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SQ2014FY4320002)
为了研究海南省儋州市典型土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以该市砖红壤地区4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进行成土条件调查,并分层取样进行理化性质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调查的4个土壤剖面归属于铁铝土、富铁土和淋溶土3个...
关键词:儋州市 砖红壤 发生特性 土壤系统分类 
荒漠草原土壤次生碳酸盐形成和周转过程中固存CO_2的研究被引量:16
《土壤学报》2011年第3期578-586,共9页张林 孙向阳 高程达 乔永 李素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71660);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5-0137)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50022014)联合资助
次生碳酸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碳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较有机碳库大2倍-5倍,其形成与周转对该地区土壤碳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内蒙古四子王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分析测定土壤碳酸盐(SC)含量及其δ^13C...
关键词:荒漠草原 碳酸盐 次生碳酸盐 δ^13C值 土壤CO2 
热带雨林的生态特点和保护对策被引量:8
《热带地理》2011年第1期113-118,共6页高程达 杨克仁 张超 高成德 
从热带雨林的类型和分布、植被群落、生物多样性、净初级生产力、碳储量及其对减缓气候变暖的贡献、养分循环和生态系统服务等方面综述了热带雨林的主要生态特点,提出一些保护对策,旨在深入认识和了解热带雨林的生态属性,保护和可持续...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碳储量 生态系统服务 保护 可持续经营 
荒漠草原碳酸盐岩土壤有机碳向无机碳酸盐的转移被引量:27
《干旱区地理》2010年第5期732-739,共8页张林 孙向阳 曹吉鑫 高程达 宝音贺希格 
国家自然基金(30671660);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5-0137);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50022014)
通过在内蒙古中西部四子王旗荒漠草原土壤剖面采集土样,拟分析测定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土壤无机碳酸盐(SIC)含量和SIC的δ13C值,探讨SOC向SIC的迁移转化过程及其转移量。结果表明:随深度增加,SOC含量逐渐降低而SIC含量依次增大,...
关键词:荒漠草原 碳酸盐岩土壤 碳稳定同位素 碳转移 
西北干旱区森林和草原SOC向SIC转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40-44,共5页张林 孙向阳 曹吉鑫 高程达 张月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1660);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基金(NCET-05-0137);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50022014)
干旱区的土壤碳是全球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北干旱区土壤无机碳比重较大,且通过"SOC-CO2-SIC"的微碳循环系统存在着土壤有机碳(SOC)向土壤无机碳(SIC)的转移,研究该迁移转化过程、估算其转移量,可揭露"遗漏"的一部分碳汇。表述了该地...
关键词:西北干旱区 土壤有机碳 土壤无机碳 碳转移 
稳定同位素比例质谱仪在土壤碳循环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1
《分析仪器》2010年第1期18-23,共6页张林 孙向阳 高程达 曹吉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CF-30671660);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5-0137);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50022014)
稳定同位素比例质谱仪已发展成为研究土壤碳周转和循环的得力工具。本文简单介绍了稳定同位素比例质谱仪的结构和测量原理,详细介绍了碳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土壤有机碳和碳酸盐研究中的应用,包括土壤碳稳定同位素比值在评估土壤有机质的分...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比例质谱仪 土壤碳循环 土壤有机碳 土壤碳酸盐 碳稳定同位素比值 
新型抗蒸腾叶面肥对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被引量:7
《水土保持通报》2010年第1期113-116,179,共5页邓春娟 郭建斌 高程达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专题"困难立地工程造林新材料;新产品及应用技术"(2006BAD03A0301)
在干旱的条件下,蒸腾作用会引起植物大量丢失水分,常常会引起水分亏缺和脱水的伤害。我国黄土半干旱地区是退耕还林、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重点地区。由于当地降水相对不足但潜在蒸散力大的特殊气候条件,使人工造林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此时...
关键词:蒸腾速率 正交试验 树种 喷施浓度 土壤绝对含水量 
北温带干旱地区土壤剖面CO2通量的变化特征被引量:6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6-13,共8页高程达 孙向阳 张林 李志刚 阿拉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71660、30590382);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5--0137);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050022014);“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CB106800)
采用开放式样杆方法,对干旱土纲的4种土壤类型(栗钙土、灰钙土、粗骨土、山地灰褐土)进行土壤剖面CO2通量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在0~60cm深度范围内土壤剖面CO2通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60cm为转折点,之后,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 CO2气体释放和吸收 气候变暖 栗钙土 灰钙土 山地灰褐土 粗骨土 
不同放牧强度下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及其δ^(13)C值分布特征被引量:22
《水土保持学报》2009年第6期149-153,共5页张林 孙向阳 乔永 高程达 曹吉鑫 阿拉塔 宝音贺希格 
国家自然基金(30671660);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5-0137);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50022014)
以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载畜率下土壤部分理化性质、土壤有机碳含量和δ13C值,探讨随放牧强度增加土壤有机碳深度分布和δ13C值的组成差异特征。结果显示:随深度增加,有机碳含量呈线性急剧降低,变化范围在16.1...
关键词:放牧强度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 土壤有机碳 δ^13C值 
北温带干旱地区土壤-大气界面CO_2通量的变化特征被引量:2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32-38,共7页高程达 孙向阳 张林 李志刚 阿拉塔 
国家自然基金(NSFC:30671660;30590382);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5002201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5-0137);"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CB106800)
采用箱法对栗钙土、灰钙土、粗骨土和山地灰褐土4种有代表性的干旱土壤表面CO2通量进行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森林土壤(粗骨土和山地灰褐土)的通量显著大于草原土壤(栗钙土和灰钙土)。干旱区土壤表面CO2通量的平均值为230.05μmol/(m2·...
关键词:土壤-大气界面 CO2通量 北温带干旱地区 季节变化 日变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