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

作品数:31被引量:15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泥石流泥石流灾害容重灾害链发育特征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沉积与特提斯地质》《自然资源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藏东南地区直白沟冰雪型地质灾害链时空演化特征
《地球科学》2024年第10期3784-3798,共15页黄海 龚诚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No.DD20221741);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No.2019QZKK0902)。
冰雪型地质灾害链是藏东南地区重大工程建设中的重要风险源,分析灾害链的演化规律可为重大灾害隐患识别和风险研判提供支撑.以直白沟为对象,通过野外调查、遥感解译和灾害监测,研究了孕灾背景的演化和1950年以来的6次灾害链事件的活动特...
关键词:灾害链 演进过程 冰川跃动 冰岩崩 泥石流 环境地质学 
藏东昌都红层滑坡的地质成因模式被引量:1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24年第3期493-509,共17页李洪梁 黄海 张勇 田尤 陈龙 张佳佳 李元灵 高波 杨东旭 王灵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240386,DD20240014);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902)。
藏东昌都红层紧邻北澜沧江结合带(LCS),是近年来新厘定的红层岩系。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红层及滑坡灾害研究,文章基于翔实的现场调查,从构造地质学角度约束滑坡发育的边界条件,总结归纳了藏东昌都红层滑坡的地质成因模式,并对不同类型滑...
关键词:地质成因模式 红层滑坡 北澜沧江结合带 构造面 藏东昌都红层 
藏东高原浅丘红层区泥石流发育特征及活动性研究
《钻探工程》2024年第3期45-53,共9页李金洋 尹国龙 黄海 陈龙 田尤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DD20230449);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编号:2019QZKK0902)。
藏东贡觉县高原浅丘红层区降雨条件有限,泥石流发生、发展主要受控于物源条件及沟道条件,属“物源控制型”泥石流。通过地质调查及统计分析的方法,详细分析了泥石流形成条件、形成机制及活动特征,得出了以下结论:流域面积<1.0 km2、沟...
关键词:藏东高原 浅丘红层 泥石流 形成机制 活动特征 
藏东察雅县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及源头管控对策建议被引量:4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4年第2期146-154,共9页田尤 陈龙 黄海 刘建康 李元灵 李洪梁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230449,DD20190644);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902)。
以藏东察雅县城为研究区,选取高程、坡度、坡形、坡向、斜坡结构、地层、距断层距离共7个评价指标,运用证据权重法,构建了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以4种降雨频率(10%、5%、2%、1%)下的年最大日降雨量作为动态诱发因子,建筑、人口和交...
关键词:易发性 危险性 风险评价 源头管控 察雅县城 
藏东南乌连沟石冰川活动特征与灾变机制
《冰川冻土》2024年第2期406-416,共11页李元灵 余斌 黄海 陈龙 杨东旭 张佳佳 高波 田尤 李洪梁 罗伦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90644,DD20221741);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9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7300)资助。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的石冰川活动性增强,产生灾变的趋势上升。采用遥感影像分析、现场调查及气象和径流监测等方法,获取了藏东南地区乌连沟石冰川的特征数据,分析其灾变形成泥石流的诱发因素及过程。结果显示,乌连沟石冰川2010...
关键词:石冰川 泥石流 青藏高原 气候变化 
考虑冻融侵蚀型物源的不同流域单元泥石流易发性评价——以藏东贡觉地区为例
《冰川冻土》2024年第1期40-51,共12页田尤 黄海 高波 陈龙 李元灵 杨东旭 张佳佳 李洪梁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230449,DD20190644);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902)资助。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高原山区潜在泥石流暴发的概率将增大,定量评估泥石流易发性是区域减灾防灾的先行手段。基于现场调查和研究结果,首次计算了藏东贡觉地区的冻融侵蚀强度(DR)。选取物源条件和地形条件,采用加权信息量法评价了藏东...
关键词:泥石流易发性评价 冻融侵蚀强度 地形水文因子 加权信息量法 藏东贡觉地区 
藏东地区冻错曲流域崩塌发育特征与链式成灾模式研究被引量:3
《钻探工程》2023年第5期1-10,共10页龚诚 黄海 陈龙 杨栋 田尤 李洪梁 李元灵 张佳佳 高波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青藏高原东南缘及过渡带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管”(编辑:DD20221741);“藏东昌都地区城镇灾害地质调查”(编号:DD20190644);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编号:2019QZKK0902)。
藏东地区川藏交通廊道冻错曲流域崩塌灾害多发,是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质安全风险源。通过野外调查,总结了研究区域内崩塌的分布规律和发育特征,分析了崩塌-碎屑流灾害链的形成机制和演化模式。结果表明:冻错曲流域崩塌在空间上沿河流和...
关键词:川藏交通廊道 崩塌 成灾模式 灾害链 分布规律 
映秀-北川断裂带北川段唐家湾滑坡活动历史与形成机制被引量:2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23年第3期629-639,共11页田尤 黄海 谢忠胜 佘涛 李金洋 
中国地质调查项目(DD20230449、DD20160251、DD20190644);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编号:2019QZKK0902)。
以映秀-北川断裂带北川段唐家湾滑坡为研究对象,基于地形资料、多期遥感与航拍影像,结合14C测年的方法,细分了唐家湾滑坡的活动历史,分析了2016年唐家湾滑坡再次复活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唐家湾斜坡历史上至少发生过四期滑...
关键词:同震滑坡 滑坡复活 地形条件 映秀-北川断裂 北川县 
藏东南直白沟冰崩型泥石流孕灾条件与动力特征被引量:4
《水土保持通报》2022年第6期31-38,46,共9页龙飞 龚诚 黄海 焦成才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青藏高原东南缘及过渡带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管”(DD20221741);“藏东昌都地区城镇灾害地质调查”(DD20190644);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902)。
[目的]分析西藏林芝市米林县派镇直白沟2020年9月10日泥石流灾害的形成条件、启动机制和动力特征,为藏东南地区重大工程建设中的冰崩型泥石流灾害的监测预警及风险防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综合利用野外调查、多期遥感解译、灾害监测和...
关键词:冰川泥石流 冰岩崩 灾害链 地震 动力特征 
川藏交通廊道沿线板块缝合带地质灾害效应被引量:8
《地球科学》2022年第12期4523-4545,共23页李洪梁 黄海 李元灵 张佳佳 王灵 李宝幸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Nos.DD20221741,DD20190644,DD201905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No.41807300);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No.2019QZKK0902);西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项目(No.藏财采【2020】0890⁃1);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科研结余资金项目(No.2022004).
板块缝合带作为特殊类型的“断层”,其地质灾害效应是工程地质与灾害地质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工程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受特提斯洋复杂而漫长的构造演化制约,川藏交通廊道穿越了7条板块缝合带,但对其地质灾害效应的研究却鲜有涉及.为此,...
关键词:地质灾害效应 板块缝合带 构造混杂岩 特提斯 内外动力耦合 川藏交通廊道 工程地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