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秀-北川断裂

作品数:21被引量:18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李海兵王焕司家亮裴军令张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更多>>
相关期刊:《地球物理学进展》《地球物理学报》《地震地质》《地质通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龙门山断裂带晚三叠世大地震的孕震深度和环境的岩石磁学证据
《岩石学报》2024年第12期3984-3997,共14页张蕾 李海兵 孙知明 周祐民 曹勇 王焕 郑勇 司家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2262、42072240、41972229);中国地质调查项目(DD20221630);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业务费项目(J2403)联合资助。
假玄武玻璃可以形成于深部孕震带到近地表的不同深度,确定其形成深度对揭示断裂带力学性质和大地震孕震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龙门山映秀-北川断裂带南段八角庙出露的晚三叠世假玄武玻璃及其围岩(碎裂岩和初碎裂岩)为研究对象,通过...
关键词:假玄武玻璃 岩石磁学 孕震深度和环境 映秀-北川断裂带 
龙门山断裂带映秀-北川断裂白沙河段滑动速率
《地震地质》2024年第6期1295-1313,共19页花春雨 石峰 魏占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C3000601,2023YFC3012001)资助。
龙门山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块体和华南块体的重要边界断裂带,是一条重要的地震活动构造带。几何上自西向东可分为后山断裂、中央断裂、前山断裂和前陆盆地(成都平原)变形带。中央断裂带是龙门山断裂带的主干断裂,映秀-北川断裂是中央断裂...
关键词:龙门山断裂带 映秀-北川断裂 白沙河 滑动速率 
映秀-北川断裂带北川段唐家湾滑坡活动历史与形成机制被引量:2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23年第3期629-639,共11页田尤 黄海 谢忠胜 佘涛 李金洋 
中国地质调查项目(DD20230449、DD20160251、DD20190644);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编号:2019QZKK0902)。
以映秀-北川断裂带北川段唐家湾滑坡为研究对象,基于地形资料、多期遥感与航拍影像,结合14C测年的方法,细分了唐家湾滑坡的活动历史,分析了2016年唐家湾滑坡再次复活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唐家湾斜坡历史上至少发生过四期滑...
关键词:同震滑坡 滑坡复活 地形条件 映秀-北川断裂 北川县 
映秀-北川断裂带中垂直断裂带走向的NW-SE向构造和汶川地震被引量:5
《地质学报》2016年第6期1041-1061,共21页崔军文 王连捷 邹长春 孙东生 彭诚 陈威威 李宗凡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Key Laboratory of Continental Dynamics,MLR;Institutes of Geology,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Beijing,China)和国家科技专项《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项目研究成果
通过汶川科学钻探钻孔地质实体(岩芯)的构造研究、非弹性应变恢复法(ASR法)地应力测试,结合区域构造和汶川地震NW向余震带的综合分析,提出沿映秀-北川断裂走向的狭窄范围内存在一组NW-SE向构造,其总体产状为:走向N48°W,倾角中等,与映秀...
关键词:汶川地震 映秀-北川断裂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 NW-SE向主导挤压构造应力场 地质实体 NW-SE向构造 NE-SW向局部挤压构造应力场 
汶川地震最大垂直位移处同震滑移带特征及其高磁化率意义被引量:2
《第四纪研究》2016年第2期484-491,共8页裴军令 唐玲 周在征 盛美 罗明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172177和41330211)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批准号:DZLXJK201308)共同资助;致谢衷心感谢野外工作中司机高程及当地乡亲的热心帮助.
本文根据映秀-北川地表破裂带最大垂直位移观测点(31°50′21.2″N,104°28′09.7″E)测量数据,结合同震滑移面特征、擦痕产状等,重新讨论了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展布特征、过程、最大同震位移值等基本参数。该观测点对应约7.0m的...
关键词:汶川地震 映秀-北川断裂 断层岩 磁化率 地震滑移作用 
龙门山断裂带脆塑性转化带内花岗岩的微量水分布特征及其在地震孕育中的作用被引量:2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5年第6期2463-2473,共11页韩亮 周永胜 李海兵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2169;40972146)资助
本文采集了映秀—北川断裂带南段出露的发生韧性变形的花岗岩样品,分析了脆塑性转化带内的岩石变形特征、变形温度和流动应力,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仪(FITR)重点对石英和长石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龙门山断裂带深部发生过局部化塑性...
关键词:龙门山断裂带 映秀-北川断裂 脆塑性转化带 微量水含量 流变强度 
龙门山映秀-北川断裂平溪黑色断层泥中有机质成分分析及对断层摩擦滑动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
《地震地质》2014年第3期896-906,共11页张雷 何昌荣 
“十一五”国家科技专项“汶川地震断层科学钻探”项目;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LED2009A01,LED2012A01)共同资助
通过对龙门山映秀-北川断裂平溪黑色断层泥一系列的分析测试,发现黑色断层泥中含有约9wt%的有机质组分,并且属于干酪根类型。通过对有机质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得到,其中主要的烷烃化合物成分为正构烷烃(C14-C21)、无环异戊二烯烷烃(姥鲛...
关键词:龙门山断裂带 黑色断层泥 摩擦特性 有机质 干酪根 烷烃类化合物 
汶川地震断裂带结构特征与龙门山隆升的关系被引量:23
《岩石学报》2013年第6期2048-2060,共13页王焕 李海兵 司家亮 黄尧 
国家科技专项(WFSD);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1212011121267);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41221061)联合资助
2008年汶川地震(MW7.9)发生在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断裂带上,并沿映秀-北川断裂和灌县-安县断裂分别产生约270km和80km的不同性质的地表破裂带。断裂岩是断裂活动的产物,是断裂带的物质组成,其结构特征记录了断裂活动演化的历史。本文以...
关键词:汶川地震 映秀-北川断裂带 结构 隆升 龙门山 
汶川地震主滑移带(PSZ):映秀—北川断裂带内的斜切逆冲断裂被引量:21
《中国地质》2013年第1期121-139,共19页李海兵 许志琴 王焕 司家亮 李天福 宋圣荣 裴军令 郭力维 孙知明 黄尧 Marie-Luce Chevalier 刘栋梁 
国家科技专项"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资助
2008年5月12日在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区发生了毁灭性的汶川地震(Ms 8.0),并沿映秀—北川断裂和灌县—安县断裂分别产生约270 km和80 km长、并具不同运动性质的地表破裂带。大地震后的断裂带科学钻探是研究地震机制的有效方法,为更好地...
关键词: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 汶川地震主滑动带(PSZ) 岩心 映秀-北川断裂带 龙门山 
四川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2号孔(WFSD-2)岩性特征和断裂带的结构被引量:23
《地质通报》2012年第8期1201-1218,共18页张伟 李海兵 黄尧 司家亮 刘栋粱 李勇 王焕 杨光 孙立文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研究项目<青藏高原北缘和东缘大型断裂带与地震活动>(编号:1212011121267);<龙门山构造带深部地质调查>(编号:1212011220264)
以WFSD-2钻孔岩心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岩心编录和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研究,识别出该钻孔岩心具有6段岩性,从上向下依次为彭灌杂岩(0-599.31m)、三叠系须家河组二段(599.31-1211.49m)、彭灌杂岩(1211.49-1679.51m)、三叠系须家...
关键词: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 断裂岩 断裂带结构 映秀-北川断裂带 龙门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